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52页(1263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白百合、蒜脑薯。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P. E. Brown var.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肉质鳞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湖南、浙江等地。秋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薄摊晒干或烘干。

【药性】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应用】

1.用于阴虚肺燥或劳嗽久咳,痰中带血。如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常与款冬花同用,方如百合膏;如燥咳已久,咽痛失音,可与沙参、川贝母、梨皮等相伍;如肺痨久咳咯血,潮热盗汗,颧红心烦,可配生地、玄参、川贝母、麦门冬等药用,方如百合固金汤。

2.用于阴虚有热,虚热上扰之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常与麦冬、酸枣仁、丹参等同用。若热病后期,心阴受损,余热未清,而致神志恍惚,坐卧不宁,不知所苦者,名百合病,常用百合与知母、生地等相伍,方如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如心阴亏损,心肾不交而致的心烦失眠,健忘多梦,伴有心慌,午后潮热,盗汗,可用百合蜜拌蒸食,或与黄连、阿胶等配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也可蒸食或煮粥食。外用:适量,捣烂敷。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故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及微量的秋水仙碱等。

2.药理作用 水和醇提取液对实验动物有明显的止咳化痰作用,并可对抗组胺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水提取液还具有强壮、耐缺氧、镇静和抗过敏作用;所含秋水仙碱具雌激素样作用,并能抑制痛风的发作,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3.临床报道 ①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用百合60g,黄精60g,人参3g(另炖),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黑米稀粥。治疗205例,总有效率98% 。[陕西中医,1993,(4):157]② 老年妇女阴痒:用百合 60 g,当归15g,苦参30g,煎汤,取适量熏洗坐浴30~40分钟,每日1剂,可煎洗2~3次。共治疗22例,痊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6%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3):13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