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702页(2036字)

【药物出处】:《本草图经》

【概述】本品又名斑、斑蚝、苗、花壳虫。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las或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虫体。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夏、秋二季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药性】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攻毒蚀疮,引赤发疱,破血散结。

【应用】

1.用于痈疽疔疮,瘰疬痰核。如治痈疽久不破溃,可将斑蝥研末,以蒜捣膏,和水贴之,方如涌泉膏;治瘰疬痰核,累累如珠,可用本品麸炒后与荆芥炭、炒黑丑、炒僵蚕同研末,热酒调服,方如神秘散。

2.用于顽癣,赘疣。如治顽癣久治不愈,可配川槿皮、海桐皮、雄黄等共研末,水调敷,方如必效散;治神经性皮炎,可用斑蝥浸酒,取上清液,涂于患处;治传染性疣或寻常疣,可将斑蝥与雄黄研粉,蜂蜜调制成膏,置于疣面。

3.用于血瘀结闭,癥瘕积聚,多与桃仁、大黄等同用,方如斑蝥通经丸。

此外,本品外用还治疗风湿痹痛、偏头痛、面瘫、疟疾、急性扁桃体炎等。现已有斑蝥片剂和注射液治疗肝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炒炙研末,0.03~0.06g;或入丸、散剂,须炮制后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浸酒擦或发泡。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外敷不可面积过大,时间不可久长,以防皮肤吸收中毒。体质虚弱、心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及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斑蝥含斑蝥素、脂肪、树脂、蚁酸、色素以及磷、镁、钙等元素。

2.药理作用 斑蝥素对小腹水型肝癌呈剂量性抑制作用,对网状细胞肉瘤ARS腹水型小鼠有延长生存时间作用;斑蝥素的各种衍生物均有升高白细胞作用,其机理主要是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合成所致,或缩短白细胞在骨髓成熟的释放时间以及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 单系细胞分化;斑蝥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水浸剂有抗病毒、抗真菌作用;斑蝥丹灸对家踝关节炎有明显的消肿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原发性肝癌:在HLF方案化疗结束后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每日2次,每21天重复。治疗30例,结果CR(安全缓解)1例(3.3%),PR(部分缓解)14例(46.7%),NC(无变化)7例(23.3%),PD(进展)8例(26.7%),CR +PR 15例(50%)。[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6):336]② 病毒性肝炎:用脂溶性斑蝥素片(每片含斑蝥素0.3mg)成人每次口服0.6~0.9mg,小儿口服每次0.01~0.02mg/kg,每日服3~4次。共治疗37例。结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 ;HBsAg阳性15例转阴9例,占60% 。[玉林医药,1984,(2):38]③过敏性鼻炎:取发疱膏(含斑蝥、白芥子等份)麦粒大一小块,置于2cm ×2cm 胶布中心,交替贴于两侧内关或外关穴上3小时后揭去,局部出现水泡,2~3天后水泡干结(愈后不留瘢痕)。每星期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4例,总有效率为96.6% 。[中医杂志,1988,(9):44]④ 痛经:用发泡膏麦粒大一块,置于2cm ×2cm 的胶布中心,每于经前5天及经潮微觉腹痛时,交替贴于中极或关元穴位上,3小时后揭去,局部出现水泡。不需刺破,2~3天内渐干结痂,连贴2个月经周期。共治疗8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6% 。[江苏中医,1990,(2):36]⑤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巴豆10个,斑蝥5只,生姜50g。碾碎后贴敷于患侧面部8小时,外用敷料固定。待形成水泡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抽出,油纱覆盖患处,使其自然愈合。治疗70例,痊愈57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 。[江苏中医药,2004,25(2):33]⑥ 斑秃:在75% 乙醇50~100ml中放入5~10个斑蝥,浸泡7天后外擦患处,并配合梅花针进行治疗。共治疗58例,结果显效20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94.82% 。[中医药学报,2003,31(1):5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