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皮质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儿科药物手册》第381页(852字)
【制剂规格】:
注射剂:25U,50U。
【药理作用】:
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能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进入血液循环。
【药动学】:
口服无效,只能作注射用。肌注Tmax为4h,8~12h后作用消失,血浆中的T1/2约为15min。
【适应症】:
用于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脓毒败血症、结缔组织病、哮喘、过敏性休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脑炎及肾病综合征等。
【用法、用量】:
肌注:每日0.5~1U/kg,分2次。静滴:每次0.5~1U/kg,溶于5%~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维持8~12h。
【不良反应】: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Cushing综合征、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低血钾、精神兴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免疫力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儿童可影响生长。偶有变态反应等。
【药物相互作用】:
忌与中性或偏碱性药物(如0.9%氯化钠、氨茶碱、氯化钾、谷氨酸钠、青霉素G钠等)混合静滴。
【注意事项】:
停药时需逐渐减量。溶液可冷藏保存2~3d。用前要做过敏试验:1U/ml作皮内注射,20min后应无红肿、水泡、硬结等。水痘,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患者忌用。高血压、精神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肝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影响伤口愈合,一般外科病例应避免应用。感染者应加用抗菌药物治疗。限制钠盐摄入量,加服氯化钾,经常测血压、电解质、尿糖、血糖、大便隐血。本品1U≈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