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134页(1637字)
坏血病是因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全身出血及骨骼症状为主。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它能促进铁的吸收、叶酸的代谢、结缔组织的成熟,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参与酪氨酸等芳香氨基酸的代谢;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神经介质的合成等。维生素C溶于水,新鲜的水果及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
【诊断】
1.病史 母乳喂养者很少出现,因母乳中含维生素C量较多,一般在6~12个月人工喂养的婴儿。早至3~4个月而长期未补充新鲜水果汁或绿色蔬菜或维生素C,或急慢性疾病时维生素C需要量增多而未及时补充。也可在儿童或成人出现。
2.临床表现 以3~18个月为好发病的年龄。从缺乏维生素C开始到典型症状出现需4~7月。新生儿期可出现暂时性酪氨酸血症,而非坏血症。
(1)全身症状:出现坏血病之前先有全身软弱,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生长缓慢等非特异性的症状。
(2)出血症状:全身各处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但以长骨(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的骨膜下出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黏膜、齿龈、结合膜等部位。皮下出血时可见淤点、淤斑。牙龈出血见于新出牙时,有时便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
(3)骨骼症状:因骨膜下出血及骨骺脱位而可出现肢体肿痛,假性瘫痪,尤以两下肢为多见,下肢呈蛙状腿,髋、膝关节半屈,而大腿不能外旋、外展。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有高尖突起,但突起的内侧有凹陷,此乃由于该处胸骨板半脱位所造成,上述改变以上部几根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更为明显。以上几点与佝偻病的肋串珠不同。
(4)长骨X线改变:临时钙化线增厚,有锯状突,成骨中心呈现玻璃样稀疏阴影,绕以白圈。骨干骨质稀疏,骨小梁消失,骨皮质变薄,出血者骨膜下可有血肿钙化影。干骺端与临时钙化带相连处出现细小骨刺,和骨干垂直,称为侧刺。
3.实验室检查
(1)血浆维生素C测定:空腹时血浆维生素C值<5.68μmol/L可诊断为坏血病;若>34μmol/L则能排除坏血病。但血标本需于48h内检测。
(2)负荷试验:空腹,排空小便,静脉注射维生素C20mg/kg(配制成4%的浓度,溶于生理盐水),收集4h尿,如尿中维生素C含量>85μmol/L,则可以排除坏血病。
【治疗】
1.补充维生素C300mg/d。急性期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后改为口服,共2~3周。治疗后24h症状显着改善,但骨骼X线改变要在10d以后。
2.加强口腔清洁护理,保护出血的肢体。
3.矫治同时存在的其他维生素缺乏症。
【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所含的维生素C量可供婴儿所需。若乳母有维生素C缺乏,则每日给维生素C50mg。
2.人工喂养者,因牛乳中维生素C含量低,且加热后破坏,应及时补充含维生素C的辅食或维生素C。
3.新生儿期出现暂时性酪氨酸血症时,可给维生素C50~100mg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