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281页(3122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又称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痛、肢体疼痛、头痛或无菌性脑膜炎表现,少数病例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我国自1960年开始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来,发病率已显着下降。

【流行病学】

患者、亚临床感染者以及无症状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末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热退后传染性减小。患者鼻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期为发病前5d到发病后一周。粪便排病毒期自发病前10d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个月。粪-口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人普遍易感,感染后人体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

【临床表现】

以瘫痪型为主,潜伏期3~25d,一般为7~14d。可分以下几期:

1.前驱期(1~4d):患儿多有发热、纳差、多汗、烦躁及感觉过敏,有时伴轻度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

2.瘫痪前期(3~6d):多于前驱期热退后经1~6d体温再次上升(双峰热),患儿主要表现为感觉过敏,烦躁不安,肌肉疼痛,以颈、背、四肢肌肉疼痛为主,常被迫采取固定体位。患儿在床上坐起时,两臂向后伸直以支撑身体呈三脚架征。坐起后不能自如地弯颈而使下颌抵膝,吻膝试验阳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3.瘫痪期发生在发热第3~4d或第2次发热后1~2d。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按病变部位可分为脊髓型、延髓型、脑型及混合型。①脊髓型:肢体呈不对称的弛缓性瘫痪。最常见于四肢,以下肢多见。腱反射消失;感觉存在。其他肌群如背肌、腹肌、膀胱肌、呼吸肌等。②延髓型(脑干型麻痹或球麻痹):呼吸中枢受损时可出现呼吸浅弱不规则、节律不整及各种异常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脉搏细速或过缓,继而血压下降,脉微弱及心律失常。脑神经麻痹时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鼻音。常为单侧性。③脑型:较少见,可有高热、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惊厥、上神经元性瘫痪等。④混合型:同时存在以上几型的表现,尤以脊髓型与延髓型同时存在者较多见。

4.恢复期 瘫痪后1~2周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肌力渐增强,一般从肢体远端开始,腱反射亦渐恢复,最初1~2个月恢复较快,以后则恢复较慢。

5.后遗症期 神经损伤过重的肌群不易恢复,出现永久性瘫痪和肌肉萎缩,并导致肢体或躯干畸形,一年后仍不恢复者称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细胞数大多增加,也可正常,一般不超过0.5×109/L,以淋巴细胞占多数。于2~3周后细胞数减少时蛋白质反增高,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2.病毒分离 整个病程中可取粪便做病毒分离,阳性率高。早期病人可取咽拭子、血液、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

3.血清学检查 常用的有补体结合试验,中和实验,如早、晚期双份血清抗体大于4倍,有助诊断。

【诊断】

1.疑似病例 不能立即确定为其他病因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病例。

2.确诊病例

(1)与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为3~25d(一般为7~14d),临床上出现:①发热、烦躁不安、多汗、颈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②热退后出现躯体或四肢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不对称(或双侧)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后期有肌萎缩。

(2)发病60d后仍残留有弛缓性麻痹。

(3)从粪便、脑脊液、咽拭子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病毒。

(4)从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病毒。

(5)一个月内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特异性IgM抗体。

(6)恢复期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2,或1和2。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加5或加3加6。

【鉴别诊断】

1.假性瘫痪 婴儿如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折、骨髓炎和骨膜下血肿时可见假性瘫痪。

2.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年龄常较大,多无发热,弛缓性瘫痪呈对称性及上行性,近躯干轻,远端重,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中蛋白明显升高而细胞数相对较少,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明显,瘫痪恢复迅速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3.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史。肢体瘫痪常突然发生,并迅速达高峰,双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无发热,发作时血钾降低,补钾后迅速恢复。

4.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感染 均可引起轻瘫,一般不呈流行性,瘫痪范围小,程度轻,多无后遗症。个别病例瘫痪重,确诊须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防治】

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的治疗 可用镇静剂解除肢体疼痛,或局部热敷,以增加血循环,减轻肌痛。静脉注射50%葡萄糖及维生素C1~2g对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有疗效。病情进展迅速者可用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初次9~12ml,以后每日3~6ml,连用2~3d。症状严重者可口服强的松5~10mg,每日3次,或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 mg/kg静脉滴注。

2.瘫痪期的治疗 瘫痪肢体应置功能位,预防手足下垂及足内翻。有便秘或尿潴留应及时给予灌肠或导尿。密切注意有无呼吸障碍现象(包括中枢性及周围性),及时给氧,吸痰,选用促进神经传导药物如地巴唑每日0.1~0.2mg/kg,肌内注射,从小剂量开始,30d为1个疗程,连续或间歇用2~3个疗程。新期的明每日0.02~0.04mg/kg,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可适当使用维生素B1,B12等可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的药物。

3.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 体温降至正常,肌痛消失,瘫痪停止发展时即可开始针刺疗法,结合主动和被动运动,理疗,按摩,推拿等治疗,以促进瘫痪肌肉的恢复。顽固性后遗症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并坚持不懈,以避免患肢肌肉萎缩而加重畸形。

4.预防 本病的重点是疫苗的普遍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