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595页(1128字)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检查脑脊液的性质,鉴别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椎管内注射,如白血病时做鞘内注射化疗药物预防或治疗脑膜白血病。

3.脑膜炎在治疗过程中,依靠脑脊液动态变化,来判断疗效。

【操作步骤】

1.患儿侧卧,由助手协助弯曲患儿腿及头背取得最大限度的脊柱弯曲,背部呈弓形,沿检查台边侧卧。

2.术者位于患儿背后,左手在头侧,用食指,中指摸好两侧髂嵴,此连线中点为第3、4腰椎棘突之间,在此处穿刺即可达3、4腰椎间隙。

3.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2%利多卡因局麻,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

4.右手持腰穿针,左手仍把住第3腰椎棘突,沿其下方穿刺,进皮稍快。熟练者直达脊髓蛛网膜下腔,不熟练者慢慢进针不可过猛,进入棘突间隙后,针头稍向头侧倾斜,当有阻力后又落空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用无菌瓶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分别送检常规、生化或培养。如检测颅压可事先准备好测压管测量压力,此管内脑脊液也可做化验用。如操作过程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动到针尾,助手压迫颈静脉,穿刺针亦可略调深浅。

5.重新插进针芯,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拔针后胶布固定,让患儿去枕平卧4~6h。

【注意事项】

1.颅内压增高患儿放脑脊液时应用部分针芯堵在针口上,以减慢滴出速度,预防发生脑疝。

2.由于患儿年龄胖瘦的不同,达到脊髓蛛网膜下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穿刺时更应多加小心,宁可扎浅些再慢慢前进,不要一次扎在椎管后壁上引起出血。

3.新生儿及婴幼儿可用普通针头进行腰穿,较用长针头容易。

4.婴儿脊髓相对较长,穿刺部位可选择4、5腰椎间隙。

5.穿刺部位皮肤有化脓感染者,禁忌穿刺,以免引起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感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