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士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天津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小赋译注评》第12页(1485字)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1),偃蹇连蜷兮枝相缭(2)。山气巃兮石嵯峨(3),溪谷崭岩兮水曾波(4)。猿狄群啸兮虎豹嗥(5),攀援桂枝兮聊淹留(6)。王孙游兮不归(7),春草生兮萋萋(8);岁暮兮不自聊(9),蟪蛄兮啾啾(10)。
块兮轧山曲(11),心淹留兮恫慌忽(12)。罔兮沕(13),憭兮栗(14),虎豹穴(15),丛薄深林兮人上栗(16)。嵚崟碕礒兮(17),碅磳磈硊(18),树轮相纠兮(19),林木茇骫(20)。青莎杂树兮(21),薠草靃靡(22)。白鹿麇麚兮(23),或腾或倚。状貌崟崟兮峨峨(24),凄凄兮(25)。猕猴兮熊罢(26),慕类兮以悲(27)。
攀援桂枝兮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28)。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29)。
【译文】:
桂树生长在山谷的幽处,树枝屈曲啊缠绕在一起。山气浓郁,乱石险峻突兀,山势高峻险要啊,水势层叠急湍。猿猴群啸,虎豹嚎叫。隐士援木登高而望,借以寄托忧愁的情思。隐士住在山中不回返,春草只见到处繁茂凄凄。时序渐晚,心中烦闷难以排遣,只听到蝉声不断,声音凄厉。
在盘旋曲折的山中充满了云气,心怀恐惧意恍惚,隐士心中隐藏着忧愁,伤心凄苦;身处野兽出没和杂草丛生的地方,人因恐惧而变色。山势弯曲,山石高危,老树圆形的枝干互相纠缠。盘纡纠结。莎草竖立,青薠茎弱随风披靡。鹿角突兀,有的鹿奔驰,有的相倚。麞鹿皮毛光滑,像水润湿了的样子。猿猴和虎豹悲鸣以呼唤同类。
隐士攀援桂树枝长久留在山中,虎豹在相斗,熊罴在嚎叫,禽兽惊骇失其群。隐士啊归来吧,山中不是久留之地。
【赏析】:
作者写《招隐士》的意图,历代争论较多。王逸在序中说:“……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化者。虽身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也有人认为《招隐士》是淮南王刘安被召入朝,他的宾客怕他遇害,“作此以劝王亟谋返国之作(见近人金秬香《汉代辞赋的发达》)。笔者认为文中的隐士,似被统治者排斥于朝廷之外,而隐居于山野的贤人。
在写作艺术方面,本文除了在开头以桂树象征隐士高尚的情操,在结尾处直叙作者作此赋的意图外,几乎通篇均是写环境的恶劣。这里山岭高峻,怪石突兀,云气缭绕,草木丛生,猿猴群啸,麞鹿倚腾。此外,还有相斗的虎豹,咆哮的熊罴。此种景象,使“禽兽骇兮亡其曹”,此种险境哪里适合贤者所居?然而这位隐士就是被驱赶到这样的地方。为此,作者曲折地批判了当朝的统治者。这位隐士在此种恶劣的条件下,还能保持高尚的情操,更显得难能可贵。作者对隐士的景仰及对迫害者的斥责,是在具体描写中表现出来的。此种艺术手法是寓观点于叙事。
【作者简介】:
淮南小山,乃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宾客。东汉王逸在此文的序中说:“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各竭才智,着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大雅》、《小雅》也。”可见“淮南小山”不是作者真实姓名,其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