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回合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会计师实用全书》第672页(941字)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召开,故名乌拉圭回合。80年代以来,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全面的贸易战发生,美、欧、日各国共同倡导发起了此次多边贸易谈判。96个成员国参加,还有9个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谈判议题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农产品、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服务贸易等15个方面。其中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这3个题是关贸总协定过去所未曾涉及的新领域。总协定组成谈判委员会,在货物贸易方面设立自然资源、纤维及服装、总协定条文、保障条款、东京回合各种协定、补贴及抵偿措施、争议处理、加强总协定职能等14个谈判组;在劳务贸易方面另设单独谈判组,分别进行谈判。这一轮谈判原拟进行4年,应于1990年12月结束。在布鲁塞尔举行部长级会议准备最后结束这一回合谈判,会上就大多数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但在农产品问题上,欧共体与美国及凯恩斯集团国家之间对大幅度削减或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和生产补贴及进口限制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致使部长级会议不欢而散,决定继续进行高级官员一级的谈判,达成协议后再举行部长级会议,最后结束谈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关心的核心议题之一。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于1991年12月18日初步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牌货在内的知识产权协议》,为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设计、名牌商标、着作权、声像版权等所有知识产权都提供高标准的保护。在服务贸易方面,拟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递交了初步承诺开价单。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关心的问题上取得的进展不尽人意,但在纺织品回归总协定规则、热带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几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都作出了艰难的结构调整,以适应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需要。一个职权广泛、无所不包的新的多边贸易体制已近在眼前。但由于少数贸易大国在农产品问题上的分歧,致使整个回合谈判处于困境。人们希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应以全球经济利益为重,互谅互让,消除分歧,制止保护主义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