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哲学研究成就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1页(4480字)

哲学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哲学研究领域所包括的众多分支学科中,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是传播最广和研究最多的一个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并不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解放前就翻译出版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国外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着作,还出版了我国知识分子自己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着作。其中出现较早并有较大影响的一本,是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毛泽东在国内革命战争年代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部哲学名着,在认识论与辩证法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方面,其代表性哲学着作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变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与变革旧中国的社会面貌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影响和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在批判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各种唯心主义理论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解放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是在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中传播的,对唯心主义所进行的批判还局限在文化思想界这个较小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革命性质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肃清形形色色旧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早在1949年7月,就由全国哲学工作者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哲学研究会,推选李达为主席,艾思奇、郑昕为副主席,在研究会的领导下,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探索新中国的社会发展规律,开展哲学学术研究,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展开对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批判。1950年6月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新订本由解放社出版,成为在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中普及唯物史观、推动思想改造的一本重要读物。1950年12月和1952年4月,《人民日报》先后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哲学名着《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哲学界和整个思想文化战线以及干部、群众中兴起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自我革命的热潮。接着,李达先后撰写了《〈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两部哲学着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各个高等院校,都普遍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在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此外,还编写、翻译出版了一批质量较好的哲学着作,如《唯物辩证法大纲》、《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规律》等等,在哲学专业刊物和综合性刊物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广泛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重要理论问题,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物质概念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等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毛泽东继解放初期重新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之后,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又先后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反对本本主义》三篇哲学着作,对教育干部、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在解放以后也有很大的进展。解放前,在延安曾经有过一个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小组,但真正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没有展开。新中国成立后,自然辩证法研究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经典着作,就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哲学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教材和专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哲学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已经成了促进哲学与自然科学联盟的纽带;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方面,自然辩证法已显示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哲学史是解放后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有成绩的部门。哲学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外国哲学史三个分支学科: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解放前,这一学科完全是个空白,解放后虽然有些研究论文直接或间接涉及这个问题,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直到1978年以后,才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形成、分期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并从哲学史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经典作家及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发展进行了研究。这门学科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但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除编辑整理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资料外,还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等一批教材和专着,不少高等院校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全国性的学术团体;

(二)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我国有极其丰富的哲学遗产,在哲学史研究方面有悠久的传统,但这种研究在旧中国一般反映在“经学”和“国学”之类的研究中,缺乏严格的科学体系。解放前虽然已出现了中国哲学史这门独立学科,而且郭沫若、侯外庐等在思想史研究方面还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唯心主义研究方法。解放后,我国哲学史工作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科学理论,从而真正改变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面貌,使之成为哲学史研究中成绩最大的一个学科。在已出版的多种中国哲学史着作中,较有影响的有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孙叔平的《中国哲学史稿》、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增订本)等等。学术界就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对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学派的评价,哲学史上的哲学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哲学遗产的继承以及中西哲学史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哲学的断代史、中国哲学范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等方面,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三)关于外国哲学史研究。我国在解放前从事外国哲学史研究的人极少,而且一般是沿用欧美的唯心主义史学体系,重点研究欧洲哲学史。解放后,我国在50年代初期对外国哲学史研究进行了改革,开始在研究工作中贯彻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对日本哲学、印度哲学、朝鲜哲学、古希腊哲学等薄弱环节的研究,使外国哲学史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1981年6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这是我国外国哲学史研究队伍扩大和研究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这以后的短短几年中,在编写、翻译出版有关外国哲学史论着与资料的工作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已发表的近千篇论文中,对外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分期、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欧洲中世纪哲学、近代西欧经验论与唯理论、18世纪法国唯物论、德国古典哲学等方面,研究工作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摆脱了“左”的思想影响,开始对现代外国哲学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举凡国外的现代哲学各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都作了初步介绍和评述,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国哲学工作者的眼界。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伦理学遗产,春秋时代孔子的《论语》以及后来的《大学》、《中庸》等,都是着名的古代伦理学着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的一些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真正进行伦理学的科学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早在60年代,我国哲学工作者就开展了共产主义道德理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伦理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我国的伦理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出版了一批有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的专着和教材外,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以及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医学道德、商业道德、教师道德等)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术争鸣的空气非常活跃,对伦理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结构问题、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问题、道德的根源问题、人性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注意对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而提出的伦理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以期充分发挥伦理学研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此外,对美学和逻辑学的研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旧中国,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工作非常薄弱,美学只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有一定影响,此书主要是从主观情趣出发研究美感和美的形式问题,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逻辑学虽然早在17世纪就有国外的译本出现,但直到解放前,从事逻辑学教学和研究的大约只有20-30人,金岳霖的《逻辑》一书是为数极少的逻辑学着作中写得较好的一本。解放后,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围绕朱光潜以前的美学思想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过讨论,包括美的本质、美感、自然美及美学研究对象等,促进了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健康发展。现在美学研究已逐渐由单纯的抽象思辨向更开阔的研究领域扩展,出版了一批关于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方面的论着,并出现了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的趋势,美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逻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从50年代初期起就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唯心主义逻辑观,并就逻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开展了讨论,研究内容已从形式逻辑扩展到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和逻辑史等方面。近年来,国外逻辑科学的最新发展,已引起我国逻辑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逻辑学可望出现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总之,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哲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哲学的各个主要分支学科,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等,都日益完善地建立起来,与旧中国相比,哲学研究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机构的健全和研究质量的提高,都是旧中国不可比拟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