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整骨手册

骨折的原因和分类

书籍:整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25页(2354字)

骨和骨小梁发生断离,失去完整性,称骨折。造成骨折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可分机体本身因素和外来因素两类。

一、骨折的原因:

(一)机体本身因素:与患者年龄及骨质健康情况有关。老年人由于骨质萎缩疏松,有时当受到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儿童骨骼比较柔软,受伤后,易发生青枝骨折和骨骺分离;骨质本身发生病变,如脆骨病、骨髓炎、骨肿瘤等疾病时,当稍受外力作用,骨质病变部位即易发生骨折。

(二)外来因素可分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拉力及骨骼疲劳等。

1.直接暴力:骨骼受到直接外来暴力的打击,骨折线发生在受击部位,多为横断型、粉碎型或开放性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

2.间接暴力:多因跌倒时肢体着地,由向下的自体重力与地面对肢体向上的反作用力,通过传导作用而发生骨折,软组织损伤轻。骨折发生的部位,均在距着地地点较远的地方,且多为斜型、螺旋型骨折,如骨折发生在前臂或小腿,两骨的骨折部位不在同一平面上。

3.肌肉的牵拉:肌肉骤然强烈收缩,可将肌肉附着处的骨撕裂。如骤然跌倒时,因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致髌骨骨折;投掷和搿腕时,可致肱骨干骨折。这类骨折的分离移位较大。

4.疲劳骨折:多发生于长途跋涉行走的伤员。以2、3跖骨、胫骨、股骨颈等部位为常见,多为不完全骨折。

二、骨折分类:

(一)根据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可分为:

1.闭合性骨折:系指骨折端不和外界大气相通,局部软组织无重要损伤者,谓单纯闭合性骨折。如合并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者,谓复杂闭合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或骨折附近皮肤及肌肉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空气相通,谓单纯开放性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大血管、神经、内脏损伤者,谓复杂开放性骨折。

(二)根据骨折之程度及其形态分为:

1.不完全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仅有部分断离。具体又可分为:

(1)裂缝骨折:仅在骨质上显示有一裂缝,骨折无移位。

(2)绿枝骨折:见于儿童,发生在骨干时,恰似青嫩的树枝,被折断时弯曲的情形,凸面断裂,凹面部分较完整。若发生在干骺端时,由于该处骨皮质较薄,凹面的骨皮质瘪陷,呈褶皱状,称为竹节状骨折。

2.完全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断离。两骨折断端间有一空隙,称为骨折间隙,骨折间隙的方向,称为骨折线。按骨折线的方向不同可分为:

(1)横型骨折:指骨折线与骨之纵轴垂直。

(2)斜型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斜交。

(3)螺旋型骨折:骨折线呈螺旋形。

(4)“T”型或“Y”型骨折:骨折线成“T”字形或“Y”字形。

(5)粉碎型骨折:骨碎裂成三块以上。

(6)嵌入骨折:发生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坚质骨与松质骨相接处,骨折后坚质骨嵌入松质骨内。

3.压缩型骨折:松质骨受挤压后,体积变形缩小。

4.骨骺分离:儿童骨骺处离断。

(三)根据骨折部位分为:

1.骨干骨折:骨折线发生在骨干部分者,叫做骨干骨折。

2.关节内骨折:骨折发生在关节囊内或通过关节面。

(四)根据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分为:

1.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如儿童绿枝骨折和无移位的嵌插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易再发生移位,如骨干的斜型、螺旋型、多段骨折及股骨干骨折等。

(五)根据骨折本身有否病变分为:

1.外伤性骨折:骨折前,骨组织无病变,因卒然受到暴力作用而断裂。

2.病理性骨折:骨折前,骨组织已有病理变化,骨折是原发病的必然结果。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要重视原发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六)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可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成人在伤后三周以内者,为新鲜骨折,超过三周者,为陈旧骨折。儿童因生机旺盛,骨折后两周以上,即为陈旧骨折。

上一篇:伤员搬运 下一篇:整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