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与中国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6页(1332字)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年由西方传入中国的。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兴办学会,讲述“群学”,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进行的社会学教学活动。1897年,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的英人斯宾塞《社会学研究》一书的两个章节可以认为是最早的社会学译作(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严复译,为《社会学研究》的全译本);1902年,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由章太炎译出发表(黄绍论:《中国解放前社会学的成长》,《社会学文选》),成为第一本社会学译着。此后,翻译和介绍之风日见其盛,社会学译着也日渐增多。在这众多的译作中,严复的《群学肄言》等译本曾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在早期的社会学启蒙宣传之后,我国高等院校最早设置社会学系的多是由美国传教团体扶植的教会学校(许仕廉:《中国的社会学教学》,《中国社会政治科学评论》),最初讲授社会学的教师也都是传教士或外籍学者。
从20年代初期起,陈述、陶孟和、孙本文、吴景超、杨开道、潘光旦、吴文藻等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先后在国外学成归国任教,打破了社会学教学多为外国教师充任的局面。这批中国教师与他们的学生不满于循西方社会学传统亦步亦趋的理论模仿和在“课堂上所讲的社会学,………很少联系中国社会实际,不能帮助学生认识中国自己的社会问题”(费孝通:《重建社会学又一阶层》,载《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的教学状况。于是,他们一方面开始制定“一切课程计划要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使学生明了中国现时的社会情况等内容的办学方针;另一方面发起组织社会学专业协会,共同探讨中国社会变迁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1930年,在“东南社会学会”(1928年由孙本文、吴景超等发起组织的地方性学术团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社”。当时社会学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他们需要去阅读中国人生活这本公开的书本,并理解中国人在现实中是怎样思考的。因此,许多新的科学分析的方法被应用到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来,形成了中国社会学的共同特点。
在社会学走向中国化的过程中,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逐渐替代了前期为外国教会事业服务的社会学。从20年代后期开始至40年代后期,社会学者深入城乡社会、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对中国这一阶段社会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除了高等院校中的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外,还有马克思主义者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的社会学理论探讨和实地调查研究,以及一批乡村建设改良主义者所进行的社会调查。
以社区调查、实验和革命方式对中国进行改造为中心的研究,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使社会学朝着中国化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从1950年到1952年,除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外,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逐步减少直至最后取消了社会学系。1957年,社会学被称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而彻底否定,社会学家大多遭到错误的批判处理,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成了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