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产生时的阿拉伯社会性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4页(632字)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麦加城。一部分文章认为,这时期麦加地区正处于原始氏族制度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形成的巨大变动时期。一部分氏族贵族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大部分成员则日益贫困化,转化为奴隶。当时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表现为奴隶主贵族和奴隶、贫困的部落民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社会充满着苦难和危机,一场群众性的社会变革运动不可避免。穆罕默德正是在这一大变动的时刻登上历史舞台的,并以“宗教变迁相伴随”,因此恩格斯称之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伊斯兰教革命”。“穆罕默德及其主要继承人是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金宣久:《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世界宗教研究》1979年第1期)。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伊斯兰教的产生是社会下层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反映。穆罕默德不是麦加贵族利益的代表者,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麦加下层人民的意愿(纵瑞华:《评伊斯兰教初创时期的穆罕默德》,《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伊斯兰教产生时的阿拉伯麦加地区的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加速解体的时期,但奴隶制国家尚未形成,麦加没有形成奴隶主统治阶级,因此,当时的阶级对立不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也不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对立,而是贵族与平民的对立(韩培基:《论穆罕默德和他所处社会的性质》,《甘肃民族研究》1982年1-2期合刊;纵瑞华:《从〈古兰经〉看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与金宜久同志商榷》,《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