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02页(3001字)
蛔虫(似蚯蚓蛔线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在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在小肠中发育成幼虫,侵入肠黏膜,进入血管,经过肝脏、右心到肺脏,然后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经支气管、气管至咽部,再被吞入食管、胃、肠,在小肠发育成成虫。成虫在小肠夺取宿主营养,对肠黏膜产生机械性损伤及毒性作用,引起营养不良、发育障碍及多种并发症。其幼虫移行至肺,可引起蛔蚴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即Loeffler综合征)。本病是国内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的寄生虫病。近年来由于在全国学校贯彻肠道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其感染率已明显下降。
本病古称“蚘虫”“长虫”;中医亦称“蛔虫”。发病原因主要是小儿饮食不洁,损伤脾胃,产生湿热。虫伤脾胃影响运化功能,水谷精微被虫吸收,则气血耗损,肌失濡养,故见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虫在肠内蠢动则腹痛;虫排毒物,影响精神气血而烦躁、啼哭、夜睡不安及磨牙;胃气不和则见食欲异常。以上表现为蛔虫寄生肠道常见之症状。若虫聚结成团,阻塞肠道,甚或穿肠入胆,则腹胁剧痛、呕吐、肢冷、汗出,此称“蛔厥”或“蚘厥”。虫积日久,影响营养,气血受损,妨碍生长发育,终成“疳证”,此称“虫疳”或“蛔疳”。
【辨证论治】
(一)虫栖肠道
〔证候〕阵发性脐腹疼痛,轻重不一,短时即见自行缓解,痛时腹部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重者面黄肌瘦。面部白斑、巩膜蓝点、下唇可见颗粒样小白点;部分患儿便中排虫或偶见呕虫。舌尖有红色刺状突起,舌苔花剥。脉弦滑。
〔治法〕驱虫导滞。
〔方药〕驱蛔连梅汤。
【歌诀】 连梅芜荑青榧雷,榔君大楝椒驱蛔。
〔按语〕本方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王伯岳老中医介绍的习用方,由表中11味药组成,剂量有所更动。方中胡黄连(也可用川黄连)苦能下蛔,清泄胃热;乌、榧、芜、槟、使、楝、椒诸药均有驱蛔作用,并能消积行气;雷丸在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效,也能消积;青皮理气消积止痛;大黄导滞通便,使虫体易于排出。本方适用于一般体质较强的小儿,可连服2~3剂。驱蛔后可用异功散(见第七章疳积节)调理脾胃。关于面部白斑、巩膜蓝点等对诊断蛔虫的价值,目前大家意见尚不一致,今列为证候之一,以供参考。
(二)蛔(蚘)厥
〔证候〕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绞痛,虫入胆道者以右上腹明显,剧痛时捧腹蜷卧或哭叫打滚,或伴恶心吐蛔,肢冷出汗。舌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治法〕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汤)。
【歌诀】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姜参附子花椒继,温脏扶正又安蛔。
〔按语〕据前人经验:“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乌、椒、细、连、柏是酸、辛、苦并用而以乌梅为主药;姜、桂、附温脏祛寒,并助椒、细以伏蛔;苦辛全用,辛升苦降,可通达气机,调整胃肠,故又能止痛、止呕。参、归补气养血,以扶其正。本方为寒热并用、邪正兼顾之剂。腹痛甚者加①、②;便结者加②、③。蛔厥患儿,早期可能偏于热象,此时辛温药宜减少,故在选用方中寒热之药时应依病情变化而随时注意加减。驱蛔后可用异功散调理脾胃。
(三)蛔疳
〔证候〕除有虫栖肠道之主症外,小儿面黄肌瘦,腹胀,气短乏力,神差或烦躁,或见形寒肢冷等。舌质淡,舌尖红,苔花剥。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消积驱虫。
〔方药〕金鉴肥儿丸(汤)加减。
【歌诀】 金鉴肥儿焦三仙,四君使君芦二连。
健脾益气又驱虫,消积化食能除疳。
〔按语〕本方由原方减芦荟、黄连、胡黄连,加萹、槟、陈组成。方中四君健脾益气,神、山、麦消积化食,使、萹、槟驱蛔消积,陈皮理气健脾。诸药合用攻补兼施。若证候中偏热者可加①或胡黄连,偏寒者加②、③。
【单验方】
1.使君子 去壳炒黄(不可炒焦或煮熟),每天剂量(克数)为岁数加1,如2岁小儿每天服3g。最大剂量不超过10g。清晨空腹口服,连服3天。若服后出现呃逆,可用刀豆6~10g,用沸水泡后温服。
2.苦楝制剂 ①苦楝根皮:取剥去外层棕色粗皮的内白皮,按3~6g/kg(鲜皮)计算煎服,每日总量不超过60g。睡前或晨间空腹顿服。②川楝片:每片含川楝素结晶0.025g,2~4岁2片;4~8岁3~4片。睡前顿服。③苦楝素片:每片含苦楝素20或50mg,5mg/kg,于睡前或晨间空腹顿服。
3.萹蓄 治胆道蛔虫病,可用15~30g,加米醋50~150mL,煎服。也可与苦楝根皮配用驱肠蛔虫。
4.安蛔汤 我们用此方治疗胆道蛔虫及蛔虫所致部分肠梗阻的患儿,一般服后1~2天症状消失,当腹痛减轻后即用哌嗪驱虫。该方组成是乌梅8g,川椒、枳壳各4.5g,川楝、延胡索各6g,十大功劳、地锦各15g,木香3g,两面针12g,大黄4.5g,竹茹6g。3~10岁每日1剂,大于10岁每日1.5剂。
5.食用醋 可用于蛔虫所致的腹痛,每次服30~60mL。对蛔虫所致的腹痛,还可采用针灸疗法(见第十二章腹痛节)。
【体会】目前西药驱蛔虫如甲苯达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哌嗪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已广泛地应用于驱蛔。上述中药驱蛔亦有肯定的疗效,其排虫率各家报道不一,多为20%~100%。在驱虫前或驱虫后,调理脾胃,应用异功散等,则为中医治疗独到之处;应用中草药安蛔止痛也是中医药之所长。临床驱蛔往往不易一次驱净,若重复驱虫时,也可采用中西药交替使用的方法。对蛔厥与蛔疳目前我们及各地多采用中西医两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