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11页(777字)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的新课题。几年来对发展战略的内涵、发展战略目标、模式、战略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新技术革命与发展战略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上,从过去常常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意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问题上,从过去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变为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任务;(3)在处理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关系上,从过去的片面突出重点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变为抓重点、促平衡的发展战略;(4)在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上,从过去的一味依靠上马新的建设项目的外延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多地注意通过企业的整顿、改组和技术改造来挖掘现有企业潜力的内涵发展方式;(5)在物力和人力两种资源的开发上,从过去的只重视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转变为开发物力资源和开发人力资源并重的战略;(6)在产业结构上,改变过去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重、轻、农结构为农、轻、重结构,使重工业的发展转到为农业、轻工业,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的轨道;(7)在发展资金的积累和使用上,改变过去高积累、低消费的结构,使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得到合理的安排,并使积累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农、轻、重和国民经济各方面协调、全面地发展;(8)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过去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形式和过分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吃“大锅饭”的体制转变为坚持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并存,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的新体制。(9)在对外关系上,从过去的闭关自守转变为自力更生为主并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几年来,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我国经济体系的改革起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