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41页(1546字)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货币、货币流通规律和银行信用、信贷管理,以及银行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先后进行过多次探讨,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地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和管理货币流通的道路。

纵观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在50年代主要是参照苏联的学科体系,分别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金融问题,相应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和“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两门金融学科,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如人民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等问题,专着有:1954年陈仰青等的《关于人民币的若干理论问题》;1957年曾凌、韩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流通》等。在这一时期,由于受苏联经济模式和经济理论的影响,金融学没有取得重大的发展,金融理论专着也很少。在60年代初期,理论界想着手改变这种状况,但“十年动乱”,使着书立说的工作搁浅。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9年后,冲破多年“左”的思想禁锢,中国金融协会的恢复和发展,金融理论研究活动蒸蒸日上,系统地进行了金融理论新探索。1980年9月出版了刘鸿儒撰写的《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银行的诞生、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国家银行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的银行工作、在货币问题上的两次重大斗争、正确认识和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和特点,以及银行信贷和社会主义银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同年11月出版了喻瑞祥《货币信用与银行》一书,作者根据克思的货币理论,联系我国的实际,着重阐述了有关货币、信用和银行的基础理论知识问题。1981年6月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高校试用教材),系统地讲解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信用的必要性、性质、职能与作用,货币流通、货币制度、信用、信贷资金运动及其规律,信贷、财政和物资的综合平衡,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等问题;同年8月出版了黄达等五位同志撰写的《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一书,这是一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把握住各有关范畴的相互联系之中的问题,改革教学课程,即把实践所提出的理论课题纳入教学内容,把有关各门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大家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综合平衡问题入手,共同研究、探讨,比较系统地阐明货币、资金、财政、金融、综合平衡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是一部打破过去编写教材的惯例,是一部有特色的教本;同年还出版了邓子基《财政与信贷》、丘震源与郑祚春合写的《金融理论与实务》。之后,陆续出版了周骏撰写的《社会主义的货币与货币流通》和《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等书,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信用、银行的理论与政策,以及银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与立法问题;1983年2月出版了杨培新《论我国银行改革》一书,对我国银行体制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1984年1月出版了刘光第《中国的银行》一书,结合我国实际,比较系统、全面和通俗地介绍了金融工作的理论、业务知识以及银行的发展历史等基础知识。黄达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一书,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系统地进行了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科学的新探索。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也积极参加了金融理论研究,如关广富撰写的《社会主义银行理论与实践问题》一书,就是一本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专着。这些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研究和开创我国银行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