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书籍: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80页(672字)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俄国史研究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成果不多,建国初期,主要是译介苏联学者的专着或论文。60至70年代中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一切学术研究活动陷于停顿状态,俄国史的研究,更谈不上取得什么成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俄国史研究获得迅速进展,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史学工作者克服“左”倾思想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俄国史研究方面开拓了不少新的领域,同时对一些老课题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尽相同的新看法,使俄国史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一时期发表的着述,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明显提高。除相继出版李显荣的《巴枯宁评传》、陈之骅的《克鲁泡特金传》、李显荣的《托洛茨基评传》、高放、高敬增的《普列汉诺夫评传》、孙成木、孙健、刘祖熙主编的《俄国史》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朱庭光主编的《外国历史名人传》(8卷本)、朱庭光主编的《外国历史大事集》(10卷本)、陈翰笙主编的《外国历史小丛书》(商务印书馆)都包括有俄国史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选题。
1978年,北京、甘肃、陕西、黑龙江等地区都招收了攻读硕士学位的俄国史研究生。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俄国史研究和教学队伍正在形成。1985年4月,全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在西安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俄国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在俄国史研究上不仅突破了一些所谓“禁区”,而且在若干专题研究方面,经过研究者努力探讨,发掘得较深,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上一篇:民族独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斗争道路
下一篇:古代罗斯国家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