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92页(1302字)

创造学以人类的创造活动,包括创造的过程、成果、环境、人格以及创造过程中的人类思维、能力特征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在1941年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被公认为是创造学的创始人。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许立言首次把这门新兴学科引进我国,在《科学画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有关创造学知识和创造发明方法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广泛重视。198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近10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创造学选修课或有关讲座,出版了一些教材。198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发起,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备会,1984年由上海的创造学研究者发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我国首次“社会科学创造学研究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推动了创造学的研究工作和普及工作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创造学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是我国创造学的一大特色,工矿企业在开发职工的创造能力、教育部门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智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上海创造学研究工作者编辑出版了100多万字的创造学文献和宣传资料;许立言、张福奎着《儿童发明创造基础训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袁张度着《创造与技法》(工人出版社,1984年)、芮杏文、戚昌滋主编的《实用创造学与方法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等书,以及《创造与人才》、《发明与革新》杂志,受到了社会好评。现在,学术界对创造学的研究集中在这样几个主要问题上:一、关于创造和创造力的概念。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创造是主体(包括现实的个人、群体和人类)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形成一定的目标,控制或调节客体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过程;创造力则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二、“创造型”人才的能力。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创造型人才”应具有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组织管理、获得信息、演说表达、文字写作和社交活动等七种能力。三、创造思维活动。主要研究了“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两种方式。“辐射性”是从一个思索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辐集性”思维则是使各路思维“集”向某个中心点,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创造性思维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循环、交叉和深化。四、创造活动的阶梯。一般认为,创造活动大致可分为动因、准备、孕育、顿悟、验证五个阶段。动因是因人类需要而萌发的创造意识和明确创造目标阶段;准备是搜集与占有资料阶段;孕育是创造灵感的潜伏期和临近突破的阶段;顿悟是豁然开朗阶段;验证是最后努力阶段(包括整理研究成果、写出科研论文及在实践上经受检验等)。此外,还对多种创造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开拓。从国外引进的创造学,结合中国的国情使其具有中国的特色,把创造学的学术研究进一步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紧密相结合,是我国创造学今后发展的总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