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42页(1711字)

近年来,着重对以下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始对本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技术革命和广东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开放城市、港澳经济、海南岛经济发展、广州中心城市的战略发展、对外经济、市场物价、南海石油开发与广东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专着有王琢的《中国式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陈应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调查报告集有广东经济学会编的《广东经济调查》(1981年);论文有关其学等的《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初探》(《广州经济论文集》,1983年)、曾牧野的《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等。由于本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和广州、湛江两个开放城市,经济学界对开放与改革、尤其是特区经济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从1980年起有关特区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其中有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特区经济研究室,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还有一些部门设立的研究机构。并在1982年6月和1985年12月分别在深圳和珠海召开了经济特区问题学术讨论会,对特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讨论。近几年主要成果有孙孺主编的《前进中的中国经济特区》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陈肇斌的《试论经济特区的市场调节和价格管理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82年第4期)、王致远的《经济特区立法问题初探》等。

特区建设成就评价问题的研究 在珠海学术讨论会上曾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评价的标准应该根据经济技术指标来进行,即引进外资越多,技术越先进,推广到内地越广泛,特区的成就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来评价,还要结合社会评价指标,这包括特区在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的尝试,对促进对外开放所起的作用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在有外来影响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评价。由于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对特区的建设成就的看法也不一致,有的认为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有的却认为恰恰相反。对于特区如何实现外向型经济问题,有如下几种观点:(1)以外资为导向,带动其他部门向外发展;(2)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3)以农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4)以第三产业为先导发展外向型经济;(5)以新兴科技为先导,跨过传统的工农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见《社会科学情报资料》1985年第5、6期)。

政治经济学 卓炯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着名论点,在本省引起广泛的反响。早在1961年卓炯就认为,“在公有制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这种商品经济的特点就是计划商品经济”(卓炯:《申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中国经济》1961年第5-6期)。此后,他又将原来的观点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体系,被誉为经济理论界的“社会分工学派”和商品经济的“彻底宽派”。卓炯的主要论着有《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1年)、《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1985年6月在广州举行了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会议在充分肯定卓炯关于商品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部分与会者也对他有关社会分工、价值规律的观点、不承认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另外,他还在新着《政治经济学新探》(1985年)中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作出了革新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新尝试,主要是:(1)提出商品经济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中介地位的观点;(2)深入论证经济范畴二重性观点;(3)充分推崇价值规律在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中的杰出作用;(4)加深论证社会分工在商品生产形成与所有制变革中的革命意义。卓炯的独创性观点推动着经济学术界的争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