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48页(1187字)

广西的社会科学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后至1966年。这个时期主要是传播和普及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组织和辅导干部、群众学习理论,对马列着作进行一些注释性研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一些经济的和社会的调查,写出了一些论文、专着和普及性读物。建立最早的研究机构是1959年自治区科委建立的经济研究所。1963年建立了广西民族研究所,1964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下设经济、哲学、历史等研究组,并先后建立了自治区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研究机构。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在十年动乱中,原已建立起来的几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受到迫害,机构解散,人员下放,资料散失,刚刚起步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被迫停顿下来。

第三阶段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77年12月,恢复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所,1979年2月扩建为广西社会科学院,下设哲学、经济、历史、印度支那、民族文学艺术、情报等6个研究所和《学术论坛》编辑部等机构。几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及一些部、委、厅、局也先后建立了一些研究所;大专院校普遍建立了马列主义研究室,有的还建立了一些专业研究所或室;恢复和充实了自治区通志馆和博物馆,全区87个县、市也全部建立了修志办公室。据不完全统计,属自治区一级的研究机构,全区有28个,专业人员约340人。其中副研究员、副教授、副编审以上的125人。

几年来,各种群众性学术团体也纷纷恢复和建立。1978年5月,广西历史学会恢复活动后,又相继成立了党史、太平天国史、辛亥革命史、马列着作、哲学、经济、印度支那、桂系军阀史等40个自治区一级的学会和研究会,会员12440人,1984年12月,成立了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普遍办了学术刊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社会科学刊物共58种,其中公开发行的有17种,内部发行的定期刊物16种,其余为内部发行的不定期刊物。

几年来,各研究单位和学术团体,在本区召开各种较大型的学术会议共146次,参加人数12700多人(次),提交的论文5100多篇,编印了32本论文集。国内和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前来广西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外学者,有60多批,600多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