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95页(2047字)

【释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按基本原因可分为三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按发展过程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高位(空肠上段)和低位(回肠末段和结肠)肠梗阻;按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所致腹痛多为绞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绞痛,开始时较轻,逐渐加重至高峰,然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两次发作之时间间隔不定。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腹痛为阵发性。当血运障碍继续发展时,腹痛为持续性,常用止痛方法难以控制。单纯性麻痹性肠梗阻疼痛不显着,仅为胀痛。

2)呕吐 肠梗阻的呕吐与梗阻类型有一定关系。梗阻早期出现的呕吐为反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频繁,呕吐物为食物或胃、十二指肠液及胆汁;低位梗阻呕吐出现晚,次数少,量多,呕吐物为粪样;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为血性物;而麻痹性肠梗阻为溢出性呕吐。

3)腹胀 腹胀症状出现较迟,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跟踪腹胀不明显;而低位梗阻晚期表现为全腹胀。闭襻性肠梗阻腹胀局限于某一部位,而麻痹性肠梗阻全部肠管均膨胀,腹胀显着。

4)停止排便排气 是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在发病早期,梗阻部位以下肠管内粪便及气体仍可排出。不完全性肠梗阻时,仍有少量粪便及气体排出。绞窄性肠梗阻和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有血便排出。

(2)体征 肠梗阻全身表现在早期一般多不明显,晚期出现脱水征象和休克。

腹部检查: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可触及梗阻肠型并有触痛。出现肠绞窄时,腹痛剧烈,并有腹膜刺激征象,或有固定的局部压痛及反跳痛,或可扪及单个胀大的肠襻。机械性肠梗阻腹部听诊,有肠鸣音亢进或有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绞窄性肠梗阻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肛门指检时指套可染血。

2.辅助检查

(1)化验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试验升高提示血液浓缩,表明脱水。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升高,血清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有变化,提示有酸碱平衡失调。大便隐血阳性提示有肠管血运障碍可能性。

(2)X线检查 腹部透视或平片如发现肠管充气胀大,有液平面,即表示有肠梗阻存在。

3.鉴别诊断 在肠梗阻确定后,应明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及引起梗阻病变的性质,查明肠梗阻的原因。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和胃肠减压 在梗阻未解除之前应绝对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肠腔的通畅。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 至于输液所需总量和种类应根据病史中呕吐情况、脱水程度、尿量和比重、血液浓缩程度及钾、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结果而定。

(3)抗生素的应用 一般单纯性肠梗阻不需应用,绞窄性肠梗阻应用抗生素可减轻细菌感染和毒素的产生。一般联用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动力性肠梗阻、肠堵塞、肠套叠早期及单纯不完全性肠梗阻。

2.手术治疗

(1)适用于血运性、绞窄性和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手术应争取解除梗阻的原因,如分解粘连、取出异物、切除狭窄的肠段等。如不能解除梗阻原因,可在梗阻近、远侧肠襻间作旁路手术。如肠管确已坏死,应予以切除。

(2)结肠梗阻由于回盲瓣的作用多形成闭襻性梗阻,肠腔内压不断升高,且血供又不如小肠丰富,易致肠壁血运障碍发生坏死和穿孔。又结肠内常有粪块,细菌较多,故一期切除吻合术不易愈合。所以一般右侧结肠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而左侧结肠需外置造瘘,待二期手术切除存在的病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