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13页(1891字)

【释义】: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系由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性疾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女性比男性多2~3倍,尤其多见于中年、肥胖者。

(1)症状

1)腹痛 2/3以上患者右上腹痛。随炎症进展,腹痛常局限于右肋下胆囊区,右肩胛下区可有放射性疼痛。可有饱餐及脂餐等诱因,呈持续性,有时呈阵发性加剧。老年人因痛阀下降,腹痛可不明显。

2)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嗳气等胃肠道症状。

3)发热 体温常在38~39℃之间。如并发胆管炎时,则伴高热和寒颤。

4)黄疸 一般无黄疸,但当结石阻塞胆总管时或当病变严重并发胆管口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或水肿时,可有黄疸。

(2)体征 右上腹胆囊区触痛明显。墨菲征阳性,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伴有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时,触痛范围扩大,并可有肌卫和反跳痛。少数有轻度黄疸。严重呕吐时可有失水、虚脱征象。

2.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胆囊坏死或穿孔时,白细胞常达20×109/L左右。

(2)血生化检查 可有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

(3)B超 可了解胆囊大小,囊壁厚度,有无结石,渗出情况,有较高诊断价值。

(4)放射诊断学方法 有腹部平片可见增大的胆囊、囊壁钙化影、甚至结石。胆系造影、腹部CT等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于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早期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右肾结石、右下大叶肺炎、急性肝炎、右心衰竭等右上腹痛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解痉、镇痛 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内注射;或硝酸甘油0.6mg,含服;严重时可予布桂嗪(强痛定)100mg,肌注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注。

(3)抗菌治疗 常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氨苄西林、第二代头孢霉素、甲硝唑或根据血培养及术中胆汁培养等选择敏感抗生素。

(4)非发作期或发作缓解后的治疗 应避免高脂、过量饱食及过量饮酒。可适当服用利胆药物,如去氧胆酸50~100mg,每日3次,口服,或消炎利胆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金胆片3片,每日3次,口服。

2.外科治疗 行胆囊切除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1)急性发作2~3d内,可立即手术切除胆囊。

(2)如发病已超过72h,因胆囊与周围组织发生严重充血水肿,手术切除比较困难,一般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待炎症消退2~3个月后,再作择期胆囊切除术。

(3)如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感染,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可先予以施行胆囊造瘘术,待病情好转后再次手术切除胆囊。

(4)手术指征

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

3)经积极内科治疗24~48h无效,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

4)伴胆囊、胆囊管或胆总管结石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