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56页(2250字)

【释义】: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为严重的心律失常,需在短时间内予以控制,否则可诱致休克、心力衰竭或室颤,造成严重后果。

多数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或由于缺氧、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所致,少数为良性、特发性。

【诊断】:

1.临床表现

(1)阵发性发作,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发作时心率在100~180次/min,心律大致规则,心前区第一心音可有强弱差异。

(2)发作时常可出现休克,心前区疼痛,如发展为室颤,则出现阿-斯综合征。

(3)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心率无影响,此点可用以与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

2.分型

(1)临床分型

1)持久性室速 室速频率快,持续时间超过30s,引起循环障碍必须予以中止发作的室速。

2)非持久性室速 持续时间较短,临床表现相对稳定的室速。

(2)心电图分型 可分为前期收缩(早搏)型、平行收缩型、自主性、短阵反复性、双向性及多形性。

3.心电图检查 有确诊价值。

【治疗】:

1.前期收缩(早搏)型的治疗

(1)心脏电复律 室速伴下列情况需立即作电复律治疗。

1)休克或严重低血压;

2)心绞痛、心肌梗死;

3)晕厥、脑供血障碍;

4)心力衰竭;

5)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

洋地黄中毒者不宜电击,但必需时,也可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治疗后使用低能量电复律。

(2)药物治疗

1)可用下列药物作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及心律改变,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等。

2)洋地黄 在非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若利多卡因无效并有心力衰竭时,可使用洋地黄治疗。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洋地黄需谨慎。

3)室速伴休克时,可应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10~20μg/kg·min静滴或间羟胺(阿拉明)100mg加入葡萄糖液静滴,或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葡萄糖液500ml静滴。如患者出现酸中毒,则需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静滴。

4)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可用氯化钾、利多卡因、苯妥英等。

5)室速伴低血钾,需静脉补钾治疗。

(3)起搏治疗 预防性起搏治疗适用于发生在心动过缓基础上的室速,如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或用于尖端扭转性室速。

(4)致命性室速反复发作,可安置自动心脏除颤器(AICD)。

(5)某些类型单形性室速可经电生理标测定位后作心室射频消融治疗。

(6)外科手术 心内膜心室环切术,或标测后作心内膜切除术。

2.不同类型室速的治疗

(1)平行收缩型室速 通常心室率并不显着增快,持续时间短,呈间歇发作,临床通常为良性;治疗可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一般不需静脉注射,电击无效。

(2)自主性室速 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及高血钾;心室率在55~110次/min之间,室速常为短阵,很少引起循环障碍或导致室颤,常自行终止。治疗必须针对原发疾病,不宜应用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电复律无效。

(3)短阵反复性室速 短阵反复发作,每阵有3~6个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组成,其中间有少数窦性心动。病因尚不明确。治疗可试用抗室性心律失常药,但疗效通常较差。不宜电复律治疗。

(4)双向性室速 常由洋地黄中毒引起,心室率140~180次/min,常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病情重、预后差。治疗应针对基本疾病,积极治疗洋地黄中毒。不宜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治疗,并禁忌电复律。

(5)多形性室速 详见下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