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妇产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72页(2059字)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因缺血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其主要病因是围产期窒息。重者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1)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史 出生时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3分,5min<6分,经抢救10min后才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插管正压呼吸2min以上者)。
(2)生后12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及神经反射异常、惊厥等,重症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3)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见表2.12.4。
表2.12.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2.辅助检查
(1)CT检查分度标准
1)轻度 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在两个脑叶。
2)中度 低密度影超过两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3)重度 全部大脑半球弥漫性低密度影,白质、灰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
(2)头颅超声
1)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
2)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后方,提示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水肿可能。
3)局部或散在的高回声区提示有局灶或广泛的脑实质缺血性损害。
(3)脑电图、核磁共振扫描、血CPK脑型同功酶测定等,均可协助诊断。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颅内出血进行鉴别。
【治疗】
1.支持疗法 维持组织最佳的通气和灌流。
(1)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可予吸氧,必要时用机械通气,维持血气正常。
(2)维持正常血压,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 可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维持收缩压在6.65kPa(50mmHg)以上。
(3)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保证脑的能量代谢需要。
(4)控制液体入量在每日50~60ml/kg,以防加重脑水肿。
2.抗惊厥治疗
(1)苯巴比妥钠 为首选药物,最好经静脉给药,一次负荷量为10~15mg/kg,12h后用维持量每日5mg/kg。
(2)苯妥英纳 如大剂量苯巴比妥无效时用。负荷量为15~20mg/kg,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5mg/min,维持量为每日5mg/kg,维持量不超过3~5d。
3.控制脑水肿 首先要严格限制液量每日50~60ml/kg。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时可早期使用甘露醇0.5g/kg,必要时每6小时1次。呋塞米(速尿)1mg/kg·次。皮质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议,一般认为地塞米松对血管源性脑水肿有效,但不能减轻神经毒性脑水肿,通常剂量为0.5~1mg/kg,每日2次,用1~2d。
4.维持正常脑代谢,保护脑细胞
(1)脑代谢激活剂的应用 胞二磷胆碱每日100~125mg静滴,7~14d为一疗程。脑活素每日1~2ml静滴或肌注,疗程同上。
(2)氧自由基抑制及清除剂的应用 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和辅酶A等。
(3)高压氧的应用 在国内部分地区已开始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但远期疗效尚未肯定。一般每次1~1.5小时,10d为一疗程,共2~3疗程。
5.其他 近年临床上还有用丹参、纳洛酮、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药物治疗该病的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