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8页(1813字)

腹痛为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由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为多见,其中一部分属于急腹症范围,常须紧急处理,否则会危及患儿生命。

婴幼儿多无诉述腹痛能力,但其表现可被家属及医师理解为腹痛,如持续或阵发性哭吵和两下肢屈曲不肯伸直等,儿童虽能诉腹痛,但定位能力差,故准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1)腹内疾病 胃炎、溃疡病、肠炎、肝胆疾病、肠痉挛、胰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肠寄生虫病、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2)腹外疾病 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腹型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癎、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3)外科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嵌顿性腹股沟疝、尿路结石、急性肠扭转、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肝脾破裂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1)年龄 新生儿及婴儿剧烈哭闹,且呈阵发性,可能有腹痛。若抱起以后哭声即停,可排除腹痛。新生儿期多见肠痉挛。幼儿时期多见肠炎、肠套叠。儿童以肠蛔虫、胆道蛔虫、阑尾炎、溃疡病及胃炎较多见。

(2)腹痛性质 持续性腹痛,多表示炎症性疾病。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疾病。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提示炎症同时有梗阻。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

(3)腹痛部位 胆管蛔虫或胆囊炎腹痛位于剑突下偏右。肝炎、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肿瘤,腹痛位于右上腹。胃炎及溃疡病疼痛多在中上腹。胰腺炎伴于左上腹。阑尾炎则先在脐周或上腹部,然后转移至右下腹。全腹痛伴肌紧张感常见于全腹膜炎。

(4)伴随症状 伴发热、咳嗽考虑大叶性肺炎。伴腹泻、呕吐多系胃肠道疾患。伴血便多应想到肠套叠、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伴血尿常系泌尿系统疾病。伴黄疸多系胆道系统疾病。

(5)体检

1)全面体检 注意患儿神志、精神、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全身情况。还须注意皮肤有无瘀点、皮疹、黄疸等。

2)腹部体检 要从望、触、叩、听四方面进行。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否。触诊时注意腹壁是否紧张,有无固定压痛及反跳痛,有无肿块、肝脾大小。听诊要注意肠鸣音,如亢进,提示有肠炎可能,或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消失为肠麻痹。叩疹,如为鼓音提示肠充气,肝浊音区消失,提示肠穿孔。

2.辅助检查

(1)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 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必要时尚应测定血和尿中胰淀粉酶、尿卟啉等。

(2)X线摄片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及胸膜病变,观察有无食管裂孔疝或膈疝存在。腹部透视或摄片检查,如发现有气腹,提示胃或肠道穿孔。若结肠区无气而小肠充气,提示有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时肠襻充气较普遍,液平较多而短,透视下不见蠕动,液平无上下移动。若发现腹膜外脂肪线消失及腹腔内肠曲间有不同液平面,提示有弥漫性腹膜炎。临床拟诊为肠梗阻时,则禁用钡剂检查。疑有回盲部及结肠梗阻者,可用钡剂灌肠检查协助诊断,但若腹部有明显的广泛性压痛或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者,应摄腹部平片,必要时作静脉或逆行性肾盂造影。疑有胆囊炎者,可行胆道造影。

(3)其他检查 疑有胆石症者宜作B超检查。疑有癫痫病者,应作脑电图检查。疑有心包炎、心肌病变时,应作心电图检查。腹腔积液者应考虑作腹腔诊断性穿刺,吸取腹水进行检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