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积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65页(1072字)
【释义】:
糖原累积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遗传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发病率约1/25000~1/20000。
【诊断】:
1.临床表现 根据酶缺陷不同和糖原在体内组织沉积部位的不同分为13型,临床以Ⅰ型糖原累积病最多见。
2.辅助检查
(1)生化检查 清晨空腹血糖降低至2.24~2.36mmol/L。血内糖原含量可增高至2.67~4.76mmol/L;Ⅰ型患儿血脂酸、尿酸值升高。
(2)糖代谢功能试验
1)肾上腺素试验 注射肾上腺素60min后,0,Ⅰ,Ⅲ,Ⅺ型患者血糖均不升高。
2)胰高糖素试验 0,Ⅰ,Ⅲ,Ⅳ型血糖反应低平,餐后1~2h重复此试验,0、Ⅲ型血糖可转为正常。
3)果糖或半乳糖变为葡萄糖试验 Ⅰ型糖原累积病在负荷果糖或半乳糖后不能使葡萄糖升高,但乳酸明显上升。
4)糖耐量试验 呈现典型糖尿病特征。
(3)肝或肌肉组织活检 活检后作糖原定量和酶活性测定可作为确诊依据,但损伤性大。
(4)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研究较多的为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该基因缺陷可引起Ⅰ型糖原累积病。采用SSCP技术,并结合DNA顺序分析或ASO杂交等分子检测手段,能准确鉴定88%Ⅰ型患者携带的突变等位基因。
糖原累积病,详见表11-1。
表11-1 糖原累积病分型、酶缺陷、临床特点
【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任何可以保持正常血糖水平的方法皆可减轻临床症状。饮食应用高蛋白,可多次进食淀粉食物,减少低血糖发作。0型者更应注意进食顿数,夜间应进餐(或服葡萄糖)一次。Ⅰ型者少食含乳糖、果糖类食物。因易转变为糖原和乳酸。另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甲状腺素片、肾上腺素可帮助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