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418页(2050字)

【释义】:

性早熟是指第二性征在正常青春发育年龄之前出现,泛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分为两大类。即中枢性性早熟和周围性性早熟。前者又名真性性早熟,因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的成熟,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所驱动,为GnRH依赖性。其病因可为特发性(体质性),以女孩多见。亦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如颅内肿瘤(错构瘤、颅咽管瘤、神经胶质瘤等)、脑积水、炎症等。男孩以颅内肿瘤多见。周围性性早熟与HPGA活动无关,属非GnRH依赖,又称为假性性早熟。周围性性早熟可因外源性激素类药物,或性腺、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其他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肿瘤等。如仅出现孤立性性征(乳房早发育、阴毛早现、早潮),有称之为部分性性早熟,属正常青春发育中的变异。性早熟性征与个体性别一致的为同性性早熟,如相矛盾则为异性性早熟。

【诊断】:

1.临床表现 早期性征在女孩为乳房发育,单或双侧,有触痛。男孩为阴茎增大,真性早熟者睾丸先增大但常被忽略。相继出现的性征,女孩为阴、腋毛、阴道分泌物、初潮。男性则除阴腋毛外,另有唇须、喉结、变声(低沉)、遗精。青春发育的进程一般分5期,乳房发育分B1~5,睾丸发育分G1~5各期。青春发育生长加速,女孩起始于B2期,男孩于G3期。中枢性性早熟,身高虽可超过正常,但精神心理状态仍与同龄儿相仿,女孩生殖功能亦成熟过早,可能妊娠。因骨龄提前,骨骺早闭,终身高较矮。特发性性早熟常有家族史。继发于颅内肿瘤者,性早熟症状先于神经系统的表现,应予随防。孤立性乳房早发育,多见于女孩4岁前,乳房直径<3~4cm,不伴同乳头乳晕增大,无色泽加深及其他性征,亦无生长加速或骨龄提前,可自行缓解退缩。6岁后女孩乳房发育,可能发展成中枢性性早熟,早期与孤立性者难分辨。单纯阴毛早现是肾上腺皮质过早分泌雄性激素,或局部受体对雄激素过于敏感有关。孤立性早潮属一过性卵巢功能活动的阴道出血。误服避孕药儿童,乳晕色泽很深,乳房增大,能自然消退。甲状腺及肾上腺原因有关的性早熟,有相应激素水平的改变。性腺肿瘤者应检查盆腔内肿块。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性腺肿瘤者,性激素升高明显,中枢性性早熟示滤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可升高,但主要是在LHRH兴奋试验之后,LH峰值高于10IU/L,为基值2倍以上,又LH/FSH峰值之比>1。孤立性(部分性)性早熟者无上述反应,或仅FSH反应有升高(在女孩)。

2)阴道脱落上皮细胞(或尿液沉淀上皮细胞)有角质化细胞比例增多,示雌激素效应。

3)根据临床检测其他有关内分泌腺的激素水平。

(2)影像学检查

1)X线 骨龄提前见于真性性早熟,或肾上腺及性腺肿瘤。孤立性者无骨龄提前。

2)B超 子宫、卵巢、肾上腺可排除肿瘤。青春期前单侧卵巢容积<1ml,子宫容积<2ml,宫体呈细管状,可能有细小点状卵泡。进入青春发育者,卵巢容积>1ml,子宫容积>3ml,宫底呈琵琶状,80%可见>0.5cm直径卵泡。真性早熟者子宫卵巢皆可增大。

3)CT、磁共振 可检测颅内或肾上腺肿瘤,盆腔卵巢囊肿或肿瘤。

【治疗】:

(1)暂不能确诊病因的性早熟,应定期随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自行消退,不必治疗。

(2)药物抑制GnRH依赖性中枢性性早熟 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GnRHa)的长效制剂,每月肌注1次。在足够剂量下(一般60~100μg/kg),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停药后不影响性腺发育。该治疗优点在抑制性发育,防骨骺成熟过速,有利终身高。

(3)甲孕酮(安宫黄体酮) 剂量每日100mg/m2(每日20~60mg)分次服,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性征减退,但不能抑制骨龄的加速成熟。达那唑每日口服0.05~0.2g,亦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但有雄性化症状显现。

(4)醋酸环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 拮抗雄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剂量每日70~150mg/m2分次服。

(5)脑部、性腺或肾上腺肿瘤者及早手术截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