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556页(1831字)

【释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皮肤及黏膜自发性出血、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可能由于机体对血小板产生抗体,致敏的血小板在脾脏内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破坏增加;或IgG抗体吸附于巨核细胞上,使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在骨髓内破坏,导致成熟障碍;亦有研究显示1TP患者血小板ADP减少。

【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好发于婴幼儿,病程小于6个月。春季好发,急性起病,部分患者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或药物接触。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瘀点、瘀斑,伴黏膜出血(鼻、齿龈),呕血。黑便大多由鼻出血下咽所致。极少数患者合并胃肠道出血、血尿和颅内出血,多无肝、脾和淋巴结肿大,75%于3个月内愈。血小板相关抗体70%阳性。

(2)慢性型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程>6个月,大部分起病隐匿,10%由急性转来。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症状相对较轻,可伴脾肿大,反复发作,缓解期长短不一。血小板相关抗体90%阳性。

(3)反复出血者有贫血。

(4)骨髓象示巨核细胞系列增生,伴成熟障碍。

2.鉴别诊断

(1)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往往继发于伤寒、猩红热、麻疹或SBE等感染性疾病,或与汞、碘、奎宁等药物接触后,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外周血三系下降,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和出血,骨髓象示增生低下。

(3)Wiskott-Aldrich综合征 除血小板减少、出血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黏附性降低,对ADP、肾上腺素和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

【治疗】:

治疗原则 防止出血、减轻贫血。

1.一般治疗 休息、局部止血,并予止血敏、维生素C等改善血管壁功能等。

2.替代治疗 贫血较重者可输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如单采血小板。

3.激素治疗 重症患者用氢化可的松每日10~20mg/kg,静滴。好转后泼尼松(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清晨顿服,1~2d显效,血小板上升后2~3周渐停用。急性型用1~2个月后开始减量;慢性型每1~2周减1/4量,并改为隔日清晨顿服。若泼尼松(强的松)无效或停药后复发,改用DX每天0.5~1mg/kg,以后逐渐减量。或甲基强的松每日1g/kg静脉输注,连续3d。

4.免疫治疗 用于长期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和脾切除后复发者。可用长春新碱(VCR)1mg/m2,缓慢静滴,每周1次,连用4~6周后延长间隔时间,并逐渐停药;或CTX每日2.5~3.0mg/kg,分次口服;亦可用硫唑嘌呤每日2.5mg/kg,分次口服,不宜超过6个月。

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 丙种球蛋白每日400mg/kg连用5d,为一疗程,每月一次,共4个疗程。或IVIg1g/kg,1d或连续2d。

6.脾切除 指征:

(1)中度出血病程3年以上,年龄大于10岁,用上述疗法无效。

(2)重度出血病程1年以上,年龄大于5岁,内科治疗无效。

(3)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不受病程和年龄限制,可急症切脾。

7.促血小板上升药 Co-A,ATP,鲨肝醇和肌苷等。

8.止血辅助药 大剂量维生素C,卡巴克络(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