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554页(2046字)
【释义】:
血液内的血小板,血浆内各种凝血与抗凝因子以及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其中任何一项发生异常,均可造成临床上的出血倾向,形成出血性疾病。
1.血管因素 受伤后该处血管反射性暂时收缩,使血流停止或减慢。由于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血小板凝集在血管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起到机械性阻塞作用。先天性血管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获得性血管缺陷如过敏性紫癜、坏血病、败血症等。
2.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释放出血栓素A2,5-羟色胺和血小板因子3(PF3)。使受伤部位及邻近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广泛收缩达30min。血小板的凝血因子(PF3,β血栓球蛋白等)与组织的凝血活酶以及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发生一系列反应,在伤口处形成血凝块,然后在血栓收缩蛋白作用下,血块发生收缩,与受伤的血管壁更接近而牢固止血。血小板先天性数量减少如范可尼贫血;获得性数量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障等。血小板功能先天缺陷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获得性功能缺陷如肝肾功能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3.凝血因子因素 凝血过程分三步:
(1)活性凝血活酶生成 先天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如血友病A,B,C等;获得性生成障碍如DIC,严重肝病等。
(2)凝血酶生成 先天性凝血酶缺乏如Ⅱ,Ⅶ,Ⅹ因子缺乏症,低凝血酶原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等。
(3)纤维蛋白生成 正常时纤维蛋白的生成和降解保持动态平衡。凝血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的凝血因子缺乏如纤维蛋白原缺乏等,或纤维蛋白降解增加,如先天性高肝素血症、严重创伤,均可导致出血。
【诊断】:
1.临床表现 出血的速度和发病机制,出血性质各不相同。反复发作的四肢对称性皮肤紫癜或瘀斑见于过敏性紫癜;关节内出血多见于血友病;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及黏膜出血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伴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多见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 正常值为(100~300)×109/L,出生后3个月可达成人水平,血小板<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109/L有自发性出血;血小板<20×109/L发生明显出血。
(2)出血时间 正常值为1~3min,4min以上为延长,常见于原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纤溶状态以及严重的Ⅱ,Ⅶ,Ⅸ,Ⅹ因子缺乏,服阿司匹林后也可见出血时间延长。
(3)凝血时间 正常值为5~12min,>15min为延长,表示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等。
(4)血管收缩 主要测血小板功能,正常人血块1h开始收缩,18~24h收缩完全。收缩不良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凝血酶或纤维蛋白形成重度减少等。
(5)束臂试验 阳性结果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或血小板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坏血病、过敏性紫癜、严重感染及肝肾疾病。
(6)凝血酶原时间 比正常对照长3s为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酶原、Ⅴ、Ⅶ或Ⅹ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减少;缩短见于静脉炎、肺栓塞及血管栓塞的最初几天。
(7)复钙时间(又叫血浆凝固时间) <1.5s为缩短,>4s为延长,与凝血时间意义相同。
(8)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超过正常对照7s以上为延长,常见于Ⅷ,Ⅸ,Ⅺ,Ⅰ,Ⅱ,Ⅴ,Ⅹ,Ⅶ因子缺乏及肝素等抗凝物质增多;缩短见于DIC高凝期,Ⅷ或Ⅴ因子增多。
(9)血小板黏附试验 黏附率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浆中VW因子缺乏)、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膜上缺乏VW因子受体)、血小板无力症和血小板贮存池病等。
(10)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DIC时阳性。
(11)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120min以上,<90min为缩短,说明纤溶亢进,见于DIC纤溶亢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