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16页(2978字)
【释义】:
又名肾胚胎瘤(Wilm tumor),位于肾,是由于持续存在的后胚基,未能分化为肾小球及肾小管并呈不正常增殖,发展为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小儿腹膜后肿瘤中居首位。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双侧受累少见。该瘤是目前小儿应用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恶性实体瘤,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长期存活率已达80%以上。
【诊断】:
1.临床分期
Ⅰ期:肿瘤限于肾内,包膜完整,能完全切除,手术前或手术中肿瘤未破溃,切除部位无肿瘤残存。
Ⅱ期:肿瘤已扩散到肾周围软组织或侵及主动脉旁淋巴结,但可手术切除,无肿瘤残存。
Ⅲ期:腹部残留有非血源扩散的肿瘤,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或多项者。
1)肿瘤曾做过活检或曾在手术前、手术中破溃。
2)腹膜有种植。
3)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链以外的淋巴结被浸润。
4)因局部浸润重要组织、器官,肿瘤不能完整切除。
5)大体或镜下,切除边缘有肿瘤残存。
Ⅳ期:血源性转移至肺、肝、骨、脑等。
Ⅴ期:双肾受侵犯。
2.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部一侧胁腰部发现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在洗澡或更衣时偶然发现。
2)肿瘤侵犯肾盂时,少数患儿可出现肉眼血尿,可呈持续性,但多数为间歇性。
3)因肾血管栓塞或肾动脉受压,肾供血不足,产生肾素,出现高血压,可有头昏、头痛、呕吐、心悸等症状。
4)如肿瘤较大,可因压迫,出现气促、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
5)肿瘤坏死时可出现腹痛,低热。
6)巨大肿瘤,或晚期有转移者,出现贫血和恶病质。
7)少数患儿伴有其他畸形,如无虹膜,偏侧性肢体肥大及泌尿生殖道畸形。
(2)体征 患侧上、侧腹和肾区膨隆、饱满、腹壁静脉曲张,局部可触及表面光滑、实性的包块,早期肿物稍能移动,一般无触痛,如有触痛,说明肿物已破出包膜。肿物透光试验阴性。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晚期可出现贫血。但有红细胞生成素增高者,可导致红细胞增多。
2)尿检 约25%的患儿有镜下血尿。
3)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常增高,手术切除肿瘤后可恢复正常,如术后红细胞生成素仍高,应考虑肿瘤有远处转移。
(2)影像学检查
1)胸片 明确有无肺转移。
2)静脉肾盂造影 是一重要检查手段,可见:
a.肾不显影,代之以巨大肿块影,或只有少量造影剂进入肾盂。
b.显示肾盂、肾盏被挤压、移位、拉长、变形或破坏。
3)B超较大肿瘤可出现不均匀回声,肿瘤内部回声呈不均匀分布的光点,有时出现无回声区,肿物边界回声不整齐。
4)CT检查 肾影增大,肿瘤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瘤体内密度不匀,呈局限性膨隆。
(3)病理检查 由于肾母细胞瘤预后与肿瘤的结构有关,故目前将肿瘤分为两大类:
1)预后好的组织结构,如典型肾母细胞瘤。
2)预后差的组织结构,如未分化型肾母细胞瘤,为局灶或弥散性,瘤细胞较典型者大3倍,细胞核染色质深染及不正常分裂象。
【治疗】:
应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综合进行。
1.对症治疗
Ⅰ期患儿:手术+化疗VCR+ACTD24周。
Ⅱ期:(预后好的组织结构)手术+化疗VCR+ACTD65周。
Ⅲ期、Ⅳ期与Ⅱ期预后差的组织结构:手术+放疗1080cGy+化疗VCR+ACTD+ADR65周。
Ⅴ期(双侧肾母细胞瘤):可做一侧肾切除,另侧单纯肿瘤切除,保留肾上腺及1/2以上肾脏,或双侧肾部分切除,术后化疗与放疗。
2.手术方法 Ⅰ,Ⅱ期可完全手术切除,术前注射长春新碱1次。肿瘤巨大手术切除困难,可先放疗和(或)化疗2周,再行手术。Ⅲ,Ⅳ期术前放、化疗后行延期手术,以切除原发肿瘤与转移灶。
3.化疗方法 常用长春新碱(VCR)、放线菌素D(ACTD)和多柔比星(阿霉素)(ADR)。长春新碱每次1.5mg/m2,静注,每周1次,共10次,以后改为2周1次,作为维持量,单次极量2mg。1岁以下婴儿除第一次药量外,其后减为半量,可每次1mg/m2。放线菌素D每日15μg/kg(d1~5),静注,单次极量400μg,1岁以下婴儿用半量,分别在第1与第13,26,39,52及65周各用一疗程。多柔比星(阿霉素)每日20mg/m2(d1~3),静注,分别在治疗的第6,13,19,26,32,45及58周各用一疗程。总量为300~400mg/m2,2岁以下小儿慎用。
4.放疗方法 术后放疗最晚不迟于术后15d(伤口愈合后),主要针对瘤床及主动脉旁淋巴结。Ⅰ期肾母细胞瘤照射肾区。Ⅱ期照射野超过中线,以后缩回到肾区。Ⅲ期开始照射野包括全腹,以后缩回到肾区。1岁以下婴儿,预后相对较好,而放疗危险性大,故多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