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炎
书籍: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76页(969字)
【释义】:
颈部淋巴结炎系化脓性细菌侵入颈部淋巴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学龄前儿童,局部淋巴结突然增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应立即想到该病。
(2)体征
1)体检时,局部颈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触痛,早期淋巴结可活动。
2)严重的可因周围组织红肿,皮肤发红且硬,淋巴结不能移动,有时不能触及原发淋巴结。
3)肿块巨大压迫喉部可引起发绀,呼吸困难。
2.鉴别诊断
(1)颈下淋巴结应与感染的甲状腺舌骨囊肿鉴别。后者肿块随着吞咽而上下移动。
(2)颌下淋巴结炎应与鳃源性囊肿鉴别。后者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前,出生时即存在。
(3)耳下区淋巴结要与鳃腺炎鉴别。鳃腺炎患者在颊部的鳃腺导管开口处黏膜肿胀,鳃腺处有压痛。
【治疗】:
早期可行保守治疗,脓肿形成或肿块压迫气管时应及时作切开引流。
(1)保守治疗 口服或肌注或静脉用抗生素:红霉素、青霉素类药,加局部外敷蓉浮膏,金黄膏或局部理疗等。肿块可在数天内消退。
(2)切开引流 肿块中央有波动感时可作切开引流。深部肿块虽未触及波动感但B超检查可探及液性暗区时,先作试探性穿刺,如可抽得脓血性物即可切开,用3%双氧水填塞,加压包扎,起消毒止血作用,24~48h内换药。用0.1%利凡诺纱条引流,待伤口无炎性反应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促使其伤口内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切开后除需用全身抗生素外,还应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上一篇:新生儿皮下坏疽
下一篇: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