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675页(1328字)

【释义】:

新生儿皮下坏疽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严重的皮下组织急性感染。细菌在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内,引起广泛坏死,发病后迅速蔓延,不及时治疗,短期内死亡。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白色或柠檬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患儿哭闹不安,拒食,呕吐,发热39~40℃,如情况甚差者,体温亦可不升。

2)有时合并有腹泻和腹胀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并发肺炎、败血症等。

(2)体征

1)患儿腰骶部、臀部或背部皮肤广泛红肿,稍硬,边界不清,红肿中央后期皮肤颜色暗红,表皮下少量积液,轻按皮肤有“漂浮”感。严重者中央皮肤发黑,坏死脱落,形成大片溃疡并分泌少许脓液,在坏死区周围有皮下分离现象。

2)并发肺炎和败血症的患儿有呼吸困难,皮肤有黄疸,出血点,高热,嗜睡,神智不清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

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尿布疹、硬肿症和丹毒鉴别。尿布疹皮肤发红,但无肿块,皮下无漂浮感。硬肿症患儿皮肤不红,两者均无全身症状。

【治疗】:

本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治疗分全身治疗和局部处理。

1.局部处理 应在病变中央切开,切口约1~1.5cm长,每个切口间的距离约为3cm,在病变和健康皮肤交界处也应作多个小切口,以达到引流通畅。切开时应注意皮肤之血运。平行之每个小切口,不宜做在同一平面上,应相互交叉成筛状以保证皮肤血运的供应通畅。皮肤切开后以小血管钳分开两切口间的皮下间隙,放置橡皮引流条或0.1%利凡诺纱条。皮下组织不宜广泛分离,以免造成大面积皮片坏死。换药时,如发现病变扩散,随时补充切口,使引流通畅。术后每日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或呋喃西林溶液洗涤伤口。分泌物多时每日清洗2~3次。以后视分泌物减少可减少冲洗次数。一般一周后局部红肿逐渐消退,分泌物减少,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形成,数周后愈合。

2.全身治疗

(1)全身大剂量静脉抗生素 一般用二联或三联,抗生素应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类或红霉素类加用丁卡、甲硝唑(灭滴灵)。

(2)全身支持 每日或隔日,小量全血或血浆,必要时人体白蛋白、静脉营养。

(3)维生素类 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等加入静脉点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