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719页(1404字)

【释义】: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病理为膈食管裂孔扩大,环绕食管之膈肌脚薄弱,致使腹段食管,贲门和胃底随腹压增高时经宽大的裂孔而进入纵隔。食管裂孔可分为三型:①胃滑脱型(占70%):在腹压减低或直立饱食时,进入膈上纵隔部的食管下段,贲门和胃底可回到腹腔;②食管旁型(占3.5%):食管下段不进入后纵隔,胃底沿食管旁突入后纵隔;③其余为混合型。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呕吐 部分小型滑脱型病例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以后可逐渐消失。如伴有食管反流或食管旁型胃翻转时则呕吐比较严重,可呈喷射状,带血性。

2)胸骨后疼痛 食管旁型偶尔进食后有胸骨后受压感。

3)气急、胸闷、腹痛。食管旁型如胃全上翻进入纵隔,使胃大弯在上,小弯在下称胃翻转,形成梗阻时可出现该症状。

(2)体征 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如有胃翻转时可有胸骨压痛。叩诊纵隔增宽。

2.辅助检查 X线检查:胸部X线平片见纵隔有胃泡影,钡餐检查可明确发现贲门胃底升入纵隔。

【治疗】:

1.保守治疗

(1)指征 婴儿型滑脱型食管裂孔疝症状轻的,1岁以内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2)方法 患儿应常保持竖直立位,并给予稠厚饮食。

2.手术治疗

(1)指征

1)对非手术治疗无效有1/3胃进入胸内;除胃外还有小肠等脏器疝入者。

2)食管旁型和混合型。

(2)方法

1)经腹手术复位,再修补膈肌裂孔,并行胃底折叠术(Nissen术),防止复发及抗反流。

2)对合并短食管畸形或进入胸腔的胃扭曲,粘连,复位困难者,可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3)术后处理

1)置胃管减压至胃肠蠕动恢复,一般3d左右。有时需经鼻胃管饲养10d左右,以待其食管,贲门功能恢复。

2)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帮助排出气道内分泌物。

3)抗生素运用防止肺部和伤口感染,在未进食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

4)术后可头高位减少反流,并可运用抑制胃酸药物。

5)经胸切口的手术,术后有胸腔闭式引流。应注意引流管护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