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科学技术论手册

科学动力学的四种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论手册》第23页(1086字)

“我们必须解释为什么科学——健全知识的最可靠的典范——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并且还须首先弄清,科学事实上是如何进步的。”[库恩,1970,第20页]对于这两个问题,人们已经给出了不少答案。在按照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型来安排本章的结构时,我侧重强调科学论研究的集体性特征。我的目标是通过排除掉有争议的和重复的内容,从大量的文献中筛选出若干本着作——科学论的力作——作为研究的起点。毫无疑问,我的论证方式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一些曾经推动本领域发展的争论没有受到关注。然而,论证和选择的理论结构会因此而变得更清晰,因为分析者事实上总是在一系列不同的维度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因此,如果不能同时就整个发展的动力学给出确定的解释,如果不确立相关行动者的身份,那么,[例如]对科学活动的本性的界定就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最具哲学意味的着作也包含诸如科学的社会组织这样的概念,反过来说,最纯粹的社会学分析也预设了有关科学知识的本性的观点。

我的方法还将有助于人们在似乎是各不相同的STS进路之间觉察到整体的连贯性。这表明,科学发现的特性一经明确,对科学制度及其动力学的描述就会产生确定的结果。虽然研究者们的确常常把若干种模型合并在一起,以规避单一模型的逻辑,但是他们对模型的使用却告诉我们,事实上,来自不同学校和学科的人常常共享同一个预设框架。

我区分了四种模型,它们各自都有自己所强调的中心议题。第一种模型把科学理解为理性的知识,旨在彰显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之间的区别;第二种模型把科学看做是一项竞争性的事业,集中关注科学所具有的组织形式;第三种是社会文化(sociocultural)模型,特别强调科学所调动的实践和默会技能(tacit skills);第四种模型,即拓展性转译(extended translation)模型试图表明,科学语句的效力是如何生产的,以及这些语句的流通空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每一种模型的特征,都可以通过回答六个能展示科学发展的社会和认知维度的问题来表达。虽然这些问题可以分别加以思考,但是从实践的观点看,放在一起讨论似乎是可行的。这些问题是:(a)科学生产是由什么构成的?(b)谁是行动者以及他们具备何种能力?(c)人们是如何把握潜在的科学发展的动力的?(d)共识是如何达成的?(e)社会组织是以何种形式[内在的或外在的]设定的?(f)科学的整体动力学是如何被描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