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第535页(2032字)

运用照相的方法,如实记录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现场变动情况、遗留的痕迹物证及其位置、特征,为分析研究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形象化证据资料的一种技术手段。现场拍摄的照片同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绘图共同构成现场勘验记录,是重要的刑事诉讼证据。现场照相按照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广及微的基本顺序,分为四个层次:

方位照相 主要表现犯罪现场的空间位置和环境,这对于确认犯罪地点和犯罪事实,分析犯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①拍照范围广。要把犯罪发生的地点连同相关联的周围环境反映在完整的画面中,说明犯罪现场在环境中的具体空间位置。为此可以选择较高的拍摄点,采用短焦距广视角摄影物镜拍照;或用回转连续拍照方法,通过照片拼接技术予以表现。②主次分明。突出犯罪现场的位置,使犯罪现场及相关的景物在画面中成为主题;必要时可在编排照片中再加标记。③标志酲目。通常选择一些永久性的建筑或物体作标志,可用调整拍摄角度的方法及反映现场与这些标志物的位置关系增强标志效果,有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路标、里程碑或门牌作出补充标志。

概览照相 主要反映犯罪现场的范围、现场内物品概貌、犯罪侵害目标的位置与状态、同犯罪相关的痕迹物证的位置分布、罪犯的出入和经由路线等。它可以使办案人对犯罪现场有个整体、明确、形象的认识,并可作出恢复犯罪现场原始状态的参照。概览照相除选用短焦距大视角摄影物镜拍照外,还常根据具体环境采取以下拍照法,以一组照片表现完整的概貌:①相向拍照法。以被摄主体为中心,从相对的两个方向拍摄,以相对的两个侧面反映一个完整的现场。此法主要用于拍摄范围较小而且相对集中的室内现场。②十字交叉拍照法。以被摄主体为中心,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交叉拍摄,互相衔接,构成全貌。此法主要用于拍摄野外空旷、但中心突出的犯罪现场。③回转连续拍照法。在固定的拍摄位置上,通过摄影物镜的连续转动,将现场分段拍摄。但相邻两画面应有部分重叠,然后通过照片后期拼接构成完整的概貌。此法适于拍摄较大的室外现场或因受空间限制而无法概览现场全貌的情况下使用。④直线连续拍照法。通过相机相对于被摄景物的平行移动,把较长的现场分段拍摄,再进行照片的拼接。此法主要适用于拍摄狭长地段现场。

中心照相 反映犯罪现场主题部位及与周围痕迹、物证关系的近距离的照相方法,它是在概览照相基础上的局部突出。犯罪现场上的主题部位通常是指能直接反映犯罪性质、结果、手段与过程,对于证实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处所、物品或现象。例如杀人现场上的尸体及其周围血迹;纵火现场上的起火点;犯罪现场的出入口及相关痕迹等。现场中心照相是证实犯罪、研究犯罪情节的重要形象化证据资料,它要让办案人员了解犯罪行为的目的及造成的危害后果,判断犯罪的手段和过程,掌握痕迹物证遗留的部位及与犯罪的联系。中心照相应当保证被摄物形态及重要特征得到真实反映,同时要把周围关联的痕迹、物证摄入同一画面,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心照相应当配合现场勘查,在静态勘查和动态勘查两个阶段进行,例如在拍照尸体时,可先拍摄原始状态,然后配合法医检验翻动尸体后再拍摄背面状态。每起刑事案件的中心部位常不止一处,应通过中心照相分别拍摄记录,并通过概览照相把各中心部位联结成有机的整体。

细目照相 对在犯罪现场上发现的、具有证据价值的痕迹、物证所进行的特写拍照。它应当分别单独拍摄。细目照相的意义是:固定和提取现场证据;证明痕迹、物证来源的真实性。司法实践对细目照相有严格的要求:①必须客观地反映出痕迹、物证在现场上的具体位置和分布,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分析犯罪情节提供依据。②准确反映痕迹、物证的形态特征,不能产生影像变形。为此要求摄影物镜的光轴对准被摄物证中心并与物证平面垂直。③能精确反映出痕迹、物证的大小,一般是在与被摄物证同一水平面上加放明显的比例标尺,连同该比例尺同时拍照,在后期照片制作和检验时,能根据比例尺按要求倍率缩放或计算。④要保证痕迹、物证形象特征的清晰度和高分辨率。常用的细目照相方法有:阴影(反差)照相、脱影照相、透光照相、分色照相、原物大或直接扩大照相、荧光照相、显微照相等。必要时可以带回实验室进行操作。

现场照相作为现场记录的手段之一,具有笔录与绘图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优点:①高度的概括性和客观性。它可以把现场全貌及各种物品无遗漏地反映在画面上,弥补人们在勘查现场时主观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固定和保留下现场的原始状态。②形象化。直观地把现场和物证原貌展示出来,给人以感性认识,并可以根据照片进行辨认。③迅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现场记录和固定,随即可以对现场采取翻动或紧急处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