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皮的缺陷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皮革工业手册制革分册》第549页(4623字)

(一)缺陷名称及其分类

表4-2 缺陷名称及其分类

(二)对成革品质影响较大的缺陷

1.饲养期的缺陷

(1)鞍伤、挽具伤

役用皮和属皮上常出现鞍伤、挽具伤,一般位于皮的后颈部、背部和两腹侧后上方,轻伤换长白毛,较重的磨成硬疤,不再生毛。

(2)鞭花、击伤

用皮鞭、棍棒、树条或尖硬器械抽打驱赶家畜,常造成鞭花、击伤。伤处未经感染的仅留下不严重的残迹;若经感染溃烂成疮,造成大而深的疤痕,对成革质量影响较大。

(3)划刺伤

牲畜为了解痒或放牧时穿行于山林中被荆棘、树枝、树干及其它尖硬物划(或擦)破皮肤形成深浅不一,长短不同的伤痕叫划刺伤,影响粒面,严重的应做修饰面革或绒面革。

(4)剪伤

剪伤多出现于绵皮上,是剪毛不小心造成的。

(5)咬伤

皮上较多,一般只咬伤皮的表面,呈现一条条牙痕。咬伤重的成革粒面无光,轻者也留下痕迹。

(6)舐伤

由于皮肤长期被舐而形成皮上无毛或少毛缺陷,这些部位,裸皮上可见瘢痕,重的伤及粒面,影响成革质量。

(7)角花

角花是家畜用角擦(划)破皮肤而形成的,多见于牛皮。

(8)烙印

用烙铁在家畜身上打以号记而形成的伤疤叫烙印,影响成革的剪裁取用。

(9)炭疽皮

带炭疽菌的皮,危及人的生命,虽不影响皮的质量,也须切实注意,加强检疫、灭菌。

(10)痘疤

由于家畜受了痘病(天花)传染而形成。绵羊、山羊常受感染,往往布于全身,成革上呈现小斑点。

(11)虻伤(虻眼、虻底)

家畜经虻虫钻透皮层(大多在背脊部)而形成。未愈合的在革上形成孔眼;愈合的留下小坑痕迹,前者叫虻眼,后者叫虻底。北方牛皮多见此缺陷,影响成革外观及机械强度,不宜作大幅面剪裁的服装、家具革等。

(12)虱疔

家畜受扁虱叮咬而形成,无论愈合与否均形成伤残,常以圆或椭圆形小斑布于全革上,尤以腹部居多。影响正面革的外观,宜磨面修饰。

(13)癣癞

疥癣原虫(螨)寄生而引起,多见于牛羊皮,猪皮少见。患部成革粒面粗糙,光泽晦暗,严重的甚至缺面。

(14)粪尿伤

粪尿伤又称卧栏。多在后腿上和后腹部。成革粒面粗糙、毛孔不清晰,颜色灰暗。

(15)股包

老瘦牛的臀部因骨头隆起,皮上形成股包,成革难以平整。

(16)瘦板

营养不良或老瘦多病的牛皮常形成枯瘦板,成革扁平、板薄。

(17)大肚皮

多产老母猪或老母牛皮形成大肚皮,成革腹部疏松、扁薄。

(18)油板

过度肥育的家畜皮,往往形成油板,油板在保存时易变成油烧板。

(19)皮皱

包括颈皱、四肢、两侧皱纹。颈皱多出现于公牛皮,过度肥育的公牛犊其颈皱更为突出,有的可布全身,又叫乳线。晚熟猪种两侧部常出现粗大皱纹。

2.宰、剥、保存不当的缺陷

(1)皮形不正

剥皮时切线不端正,皮形将不正或呈锯齿状。例如反爪,是把腹部皮剥到腿部(图4-4);漏裆是把尾根切除太多或者尾根剥到后腿上去(图4-5)。

图4-4 反爪示意图

图4-5 漏裆示意图

(2)描刀(伤)、削薄、刀洞

剥皮不慎伤及真皮,凡深达1/3以上而又没有穿孔者叫描刀(伤),穿孔的叫做刀洞,将部分皮削薄了的叫削薄。横向的刀伤对轮带革生产不利,刀伤降低工业革鞋面革及球革等的使用价值。

(3)震裂

剥皮(特别是小家畜)时,拉力过大或用工具打击,往往使乳头层产生一连串的裂纹,称震裂。犊皮的背、臀部多见。

(4)瘀血、死板

屠宰时放血不净,叫瘀血板;病死、冻死未能放血的叫死板。瘀血、死板皮,保存及浸水时易受细菌腐蚀,是造成血筋明显的原因之一。

(5)溜毛

剥皮后防腐不及时,受微生物作用,较轻的造成局部掉毛现象叫溜毛。

(6)腐败发臭

剥皮后防腐不及时,受微生物作用,严重的会形成大面积的腐败发臭,肉面发粘。成革的机械强度较低,革身扁平不丰满,严重者革身枯朽。

(7)花盐板

腌皮时食盐用量不够,皮内部盐分不足或食盐撒布不匀称为花盐板。盐分不够处常有腐败现象。

(8)曝晒

夏天在阳光下直接晒干的皮,常因干燥过速内部水分难以透出,引起内部腐败,浸水后中间皮质溶化而分成两层。

(9)灼烧

在日光晒热的石块或沙砾上晾皮,容易引起局部胶化,称为灼烧板。成革僵硬易裂,严重的在浸水、浸灰时即溶成孔洞。

(10)皱缩、卷边

晾皮时皮未伸开,任其皱缩,称为皱缩板。这种皮浸水时不易充水,影响质量。有时皮虽未皱缩而边沿卷缩,浸水也难回软,妨碍去肉。

(11)烟熏

原皮开剥后,若经柴草烟熏过,皮的表面被鞣制(醛鞣),这种皮不易充水,纤维分散不好,成革板硬,粒面粗皱。

(12)盐菌斑、红斑

盐腌皮上有时因血液、盐里的杂质(硫酸钙、氯化镁以及铁盐)和酶作用形成盐斑,成革表面不光滑。盐湿皮放置后有时产生红斑,是一种代谢红色素的微生物侵蚀原皮所致。红斑多从肉面开始,进而透及粒面,有时还会掉毛。伤及粒面的红斑使粒面丧失光泽,粒纹浮起,成革暗淡无光,严重者松面、烂面、革身松软、空虚。使用旧盐(用过多次的)在温度高时易出现红斑。

(13)冻斑

原料皮采用冰冻法防腐,往往产生白色冻斑,成革松软,不结实。

(14)受热、受潮

原皮在存放时受热、受潮,将使皮质受到损失。

(15)雨淋、霉烂

原皮遭受雨淋,将影响皮质,甚至霉烂。

(16)老陈板

原皮存放多年,经过数个夏季,皮质变化,水分走失,叫老陈板。这种皮充水困难,不易回软,宜用酶或其它助剂加速浸水。浸灰时应缓慢膨胀。

(17)回水板

将甜干板用水回湿,强行将面积绷大,然后撒盐,充盐湿皮出售。

(18)药水板

为防腐而施用药剂,叫药水板,也难充水,应与老陈板一样采取措施。

(19)油烧板

干皮或盐干皮上附有油块,经日光曝晒,油溶化形成油烧板,也引起浸水困难,甚至在加工过程中皮质溶失,变硬。

(20)灰板

用石灰保存的原皮,给以后加工造成极大的困难,应该废除这种方法。

宰、剥、保存不当的缺陷中,防腐不及时和盐腌不足对成革质量影响极大,生皮剥下后应及时防腐,这一段时间应缩短到4小时以内。

除了上述饲养期和宰、剥,保存的缺陷之外,还存在一些和畜种有关的先天性缺陷,例如面粗、部位差大、张幅平均面积小等,都与畜种有关,所以应注意畜种改良工作,过去四川等地的猪,和河南等地的牛都进行过畜种改良,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