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蒲解毒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用药手册一》第137页(2246字)
【批准文号】 (91)卫药准字Z-89号
【批准日期】 1991年12月27日
【类别】 中药三类
【剂型】 片剂
【保护期限】 4年,自1991年12月27日至1995年12月26日
【处方组成】 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夏枯草等
【处方来源】 由《医宗金鉴》中的“五味消毒饮”化裁而成
【方义分析】 热证多因外感热毒或寒湿之邪郁结而化热,或过食辛燥之物蓄积为热等,而导致体内热盛,表现出热的症候。由于外邪的不同与侵入部位的不同,所引起的病症亦有异。如外感风热入侵肺系,或过食辛燥之物,致使胃肠积热,热毒之邪上蒸咽喉,则可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红肿、疼痛等喉痹病症;若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入侵,热结膀胱,可使膀胱气化不利,而出现尿短黄、灼热、尿频急、涩痛等淋症之候。对于这类病症,治宜清热解毒为主,药用清热解毒药物。方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消肿功能,清气血热毒,为方中主药。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夏枯草尤能清肝明目,均为辅佐。诸药配伍加强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功。
【药理与毒理研究】
1.抑菌试验:本品与组成该方的金银花、蒲公英和已知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穿心莲等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品的抑菌作用最强,金银花次之,蒲公英及穿心莲的抑菌作用更差一些。
2.抗炎作用:
(1)对二甲苯所致鼠耳炎症的拮抗作用:地塞米松组最好,次为银蒲解毒片组,其余各组和对照组(金银花+蒲公英组、野菊花+地丁+夏枯草组、穿心莲组)均未见到明显的抗炎作用。
(2)抗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地塞米松组最好,银蒲解毒片组次之,其他各组和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
(3)对棉球肉芽肿的试验:地塞米松组最好,次为银蒲解毒片组,其余各组和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
3.最大耐受量测定:
(1)用本品相当于生药480g,比临床1d用量大200倍的量,给小鼠在24h内分3次灌胃给药,7d内所有动物均无中毒及死亡。
(2)用本品相当于生药250g,比临床1d用量大104倍的量,给大鼠一次灌胃给药,15d内所有动物均无中毒及死亡。
4.长期毒性试验:以大鼠的一般精神状态、活动能力、毛发、血象、肝肾功能等项目进行试验及组织学检查表明,用本品比临床用量分别大40倍、20倍和10倍量,每天分别灌服一次,连续30d,结果各组动物生长情况良好,未见毒副反应,主要脏器均无药物所致的病理性改变。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动。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型急性咽炎(症见:咽痛、充血、咽干或具灼热感,舌苔薄黄等)及湿热型肾盂肾炎(症见:尿频短急、灼热、疼痛、头痛、全身疼痛、小腹坠胀、肾区叩击痛等)。
【临床应用及其特点】
1.经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玉林地区中医院等5家医院对风热喉痹和湿热型肾盂肾炎共552例进行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5.7%,显效率为59.3%,与穿心莲、炎见宁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对风热型急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2.2%;对湿热型肾盂肾炎的总有效率为93.0%。
2.在消除风热喉痹有关主证及淋证小便短、频、热、痛方面有显着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3.本品在服用过程中,有1.97%的病例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症状消除而无其他不适。表明该品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制剂与规格】 片剂,每片重0.3g。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5片,3~4次/日,儿童酌减。
【贮藏】 密闭、防潮。
研制单位:广西玉林制药厂
生产单位:广西玉林制药厂
地址:广西玉林市城站路
电话:(0775)3832812
邮编:53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