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轻工业出版社《制浆造纸手册第一分册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第85页(599字)

在初生壁内壁上增生的细胞壁,称为次生壁,用S表示。根据微纤维不同的排列方式,次生壁又分外层、中层及内层,分别用S1、S2、S3表示,图A49。S1层的厚度大约为0.5~1.0微米,主要由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组成,纤维素微纤维以近乎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规则地缠绕在纤维壁上。S1微纤维的结晶度较高,因此可能造成S1层对化学和机械作用比S2层有较大的稳定性,不易溶解。S1层与P层结合较紧密,而S1与S2层之间结合较松弛,特别是经蒸煮药液处理过的化学浆或半化学浆尤为明显。半化学浆在进行机械磨浆时,纤维往往在S1层与S2层之间分离,由于在纸页成型时,S2层能提供较多的氢键结合,从而增强了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S1层微纤维的较高的结晶度以及垂直于纤维轴向的缠绕方式,犹如一个套筒,使S2层的微纤维不易显露出来,所以纤维不易于分丝纵裂。一些需要较高分丝纵裂的纤维,打浆时需先下轻刀,将P层及S1层剥离掉,这样纤维才能达到充分分丝纵裂的目的。S1层越厚,对S2层微纤维的束缚越强,落叶松P层和S1层较鳞松厚,这是落叶松纤维不易打浆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叶木S1层微纤维的排列方式如图A55所示。

图A55,鱼鳞松纤维S1层微纤维近于水平排列TEM×250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