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154页(3533字)

急性胆囊炎在小儿比较少见,以腹痛、寒战、高热为主要症状。本病属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结胸发黄”范围。

〔病因病机〕

胆道梗阻所致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湿热之邪入侵肝胆,或因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或蛔虫上窜,阻塞胆道,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发为本病。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多于发病1天内就诊。以腹痛、高热、寒战为主要症状,偶有黄疸。

2.上腹痛呈持续或间断性钝痛、胀痛或剧烈绞痛。

3.伴有恶心、呕吐。

4.高热可引起惊厥,或精神不好,谵妄昏迷等症状。

5.体征:右上腹部明显压痛及腹肌紧张,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个别病例可出现腹胀全腹紧张及压痛等腹膜炎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象: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数增多,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2.辅助检查:B超示胆囊肿大。可查明胆管口径及有无结石。

〔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

2.急性胰腺炎:持续性左上腹疼痛,可向左腰背部放射,进食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升高。

3.肝脓肿,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肝肿大及肝区叩击痛,B超可见肝内脓肿。

4.病毒性肝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右上腹胀痛,黄疸,肝肿大,压痛及叩击痛。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肝胆气滞

胁脘胀闷,间歇性串痛或隐痛,可牵涉到右肩部,口苦咽干,食少腹胀,大便秘或干结,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二、肝胆湿热

右胁疼痛拒按,持续发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甚至面目发黄,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热毒壅盛

持续性右上腹剧痛,腹肌强直,压痛拒按,右胁痞块,壮热,烦躁不安,口干唇燥,面赤或全身深黄,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绛或紫暗,苔质燥或有芒刺,脉滑数或沉。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流食,禁食脂肪类食物,严重者禁食。

3.胃肠减压。

4.静脉补充营养。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肝胆气滞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开郁。

方药: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当归 柴胡 泽泻 木通 生地

加减:胁胀痛者加郁金、元胡;恶心呕吐者加黄连、法半夏;伤阴者加石斛。

2.肝胆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柴胡 黄芩 白芍 枳实 茵陈 大黄 栀子 金钱草 金银花 连翘

加减:腹痛甚加白芍、川楝子、元胡;恶心呕吐加姜半夏、黄连。

3.热毒壅盛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热。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

大黄 黄连 黄芩 栀子 茵陈 柴胡 金银花 连翘 生地

加减:神昏谵语者加安宫黄丸;皮肤瘀斑者加丹皮、丹参、赤芍、水牛角;亡阳者予以参附龙牡救逆汤口服或参附注射液静点。

三、中成药

1.清胆注射液:由柴胡、黄芩、姜半夏、枳实、丹参、连翘、金银花、蒲公英、大黄组成,静脉滴注。

2.双黄连注射剂:每次0.06g/kg,静脉点滴。

3.清开灵注射液:10~20ml静脉点滴。

4.阳气暴脱者可予生脉或参附注射液静点。

四、单方验方

1.生大黄、郁金各10g,积雪草20g,金铃子、山楂各12g,水煎服。

2.大黄、白芍各15g,水煎服,1日1剂。

3.红藤60g,蒲公英30g,生大黄、厚朴、玄明粉各9g,1日1剂。

4.黄芩、柴胡、生大黄、玄明粉各10g,杖30g,蒲公英15g,郁金、炒白芍各12g,木香9g,甘草5g,主治急性胆囊炎。轻者1日1剂,重者1日2剂。

5.柴胡、枳实、半夏、大腹皮、制香附各10g,黄芩6g,金钱草15g,制大黄3g,1日1剂。并发黄疸者加茵陈、山栀、苓、泽泻。

五、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胆俞、胆囊穴、足三里、阳陵泉。高热者加曲池;黄疸加至阳;呕吐者加内关。强刺激,每日2次,留针20~30分钟。

2.耳针:右耳取神门、胆囊下、交感、胰胆,左耳取胰胆透十二指肠。

3.耳压穴位疗法:将王不留行压在肝胆、三焦、十二指肠等穴,每日1次,左右轮换,1个月为1疗程。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大黄可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从而起到利胆作用,并对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为敏感的细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并能增加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不利于炎症的吸收消散。茵黄Ⅰ号[茵陈30g,虎杖6g,生大黄15g(后下)]治疗急性胆道感染实验研究发现,本药对胆汁分泌及奥狄氏括约肌作用表现,为有明显的利胆与松弛奥狄氏括约肌作用;利胆Ⅱ号[柴胡15~30g,霉30~60g,茵陈15~30g,隔山香12~30g,十大功劳10~30g,大黄10~15g(后下)]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可使胆囊产生不同的收缩和形态改变,维持作用时间较长,给药后120分钟时,作用最明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