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255页(4193字)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发生心肌病损或长期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同时静脉回流受阻,静脉系统瘀血,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等范畴。

〔病因病机〕

小儿时期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为重要原因。其诱发原因常为支气管肺炎。儿童时期则以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肾炎多见,以及其他如克山病、心肌病、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缺氧等,均可引起心衰。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先天缺陷,或由于风湿病邪反复犯心,或外感温毒伤及心脉,导致心气(阳)、心血(阴)不足为本,心脉瘀阻失运为标的病证,甚而可见心肾阳虚乃至虚脱的病变。

〔西医诊断标准〕(1985年儿科青岛会议)

具备以下四项考虑心力衰竭:

1.呼吸急促:婴儿>60次/min;幼儿>50次/min;儿童>40次/min。

2.心动过速:婴儿>160次/min;幼儿>140次/min;儿童>120次/min。

3.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

4.烦躁,哺喂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青紫,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二项以上)。

具备以上四项加以下一项或以上二项加以下二项即可确诊心力衰竭。

1.肝脏肿大,婴幼儿在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肝脏肿大或伴触痛者更有意义。

2.肺水肿。

3.奔律。

严重心力衰竭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鉴别诊断〕

1.哮喘:哮喘病史,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抗哮喘治疗有效。

2.心包积液:既往无心脏病史,肺无啰音,心音遥远,心浊音界扩大,超声心动图确诊。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气阴两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二、心脾两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三、心肾阳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四、心阳虚衰

端坐气急,面色灰白,烦躁,口唇紫绀,皮肤湿冷,多汗,右肋下痞块,脉微弱疾数。

五、气滞血瘀

同风湿性心脏病。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必要时用镇静剂。低盐饮食,少量多餐,每日液体入量1000~1200ml/m2。必要时用氧。需注意原发病及诱因的治疗。

二、中医分型治疗

1.气阴两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2.心脾两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3.心肾阳虚 同风湿性心脏病。

4.心阳虚衰。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牡救逆汤。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白芍 甘草

加减:口唇紫绀,右肋下痞块加丹参、赤芍。

5.气滞血瘀 同风湿性心脏病。

三、洋地黄制剂的应用

地高辛为小儿时期最常用的洋地黄制剂,必要时用西地兰。如有心肌疾患应减少剂量,一般及慢性心衰用地高辛维持量法,急性及重症心衰用地高辛洋地黄化法或西地兰静脉注射法。

1.地高辛

(1)洋地黄化法

①口服剂量:<2岁0.04~0.06mg/kg;>2岁0.03~0.04mg/kg;新生儿、早产儿0.025~0.03mg/kg。静脉注射为口服量的2/3~3/4。

②用法:首次为化量的1/3~1/2,余量分2~3次,各间隔4~8小时。末次给药后12小时开始用维持量,剂量为化量的1/5~1/4,分2次,每12小时1次。

(2)维持量法:同以上维持量,每12小时1次。

2.西地兰

急性心衰亦可静脉推注西地兰,剂量为每次0.01~0.015mg/kg,必要时间隔2~3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用1~2次后改为地高辛静脉洋地黄化法,24小时化完。

四、利尿剂与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1.利尿剂:一般与强心剂合用,常用双氢氯噻嗪,每次1mg/kg,每日2~3次,或与安体舒通合用,后者每次1mg/kg。水肿较重者可加用速尿,每次1~2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

2.血管扩张剂:难治性心衰心脏后负荷增高或后负荷和前负荷均增高者应用。酚妥拉明剂量为每分钟0.5~5μg/kg,加于5%~10%的葡萄糖液中静滴,紧急情况时可先以0.15~0.25mg/kg缓慢静脉推注,再静滴。情况好转后改口服血管扩张剂,至心衰控制。巯甲丙脯氨酸首剂0.5mg/kg,口服,每日2~3次,以后据病情可逐渐加量到每次2mg/kg,口服,每6小时1次,最大每次量不超过12.5mg。可长期服用。注意血容量是否足够。

五、其他疗法

1.多巴胺:5~10μg/(kg·min)(每日总量不超过20mg),5%~10%葡萄糖液100ml内静点。

2.1,6-二磷酸果糖50ml静点,每日1次。

六、中成药

1.参附注射液:10~20ml加10%葡萄糖100ml中静点。适用于阳气虚脱型。必要时静注。

2.生脉注射剂:10~20ml加10%葡萄糖100ml中静点。适用于气阳两虚型。

七、单方验方

1.万年青:主要用其根,叶也有强心作用并有利尿消肿作用,小儿按每公斤体重1.5~3g计算为饱和量,分数天服,维持量为饱和量的1/15。

2.复方北五加皮汤:北五加皮、党参、太子参、茯苓、泽泻、车前子、苓,水煎服。

八、食疗

1.党参苡米冬瓜汤:党参、黄芪各30g,薏苡仁50g,冬瓜20g,玉米须100g,加香油适量味精等调味品熬汤饮之。用于心气不足,水湿不化者。

2.芪附炖肉:羊肉250g,熟附片10g,黄芪50g,黄酒、葱、姜、盐、味精适量,羊肉煸炒后加中药和水炖熟,分次食之。适用于心肾阳虚。

九、针灸疗法

1.体针:选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巨阙等穴,随症加减,针刺与电针、艾灸相结合,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2.耳针:选神门、心、交感、皮质下小肠,每次2~3穴,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0~15天为1疗程。

〔现代研究〕

单味中药对心衰的强心作用,大体可分为拟强心甙类与非强心甙类二部分。拟强心甙类药物如北五加皮、苦葶苈子、万年青、黄夹竹桃、福寿草、蟾酥、羊角拗等,这类药选择性作用于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搏出量作用。非强心甙类药物,具有改善心肌功能的诸如温阳益气作用的人参、党参、黄芪、附子等。另外活血化瘀类药,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山楂等,实验证明具有扩血管作用,减轻心脏负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