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279页(4756字)

营养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使血红蛋白和/或红细胞生成不足所产生的贫血。临床常分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两大类。本病属中医“血虚”范畴。

〔病因病机〕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所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或同时缺乏两种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素体禀赋不足,或喂养不当,或偏食偏嗜,而使气血化生不足;或病后体虚,或急慢性失血,直接使血液消耗所致。

〔西医诊断标准〕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皮肤粘膜苍白。

(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不爱活动,常有异食癖。

(3)免疫功能减低,易发生感染。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小细胞的表现,MCHC<31%,MCV<80fl,MCH<27pg。

(2)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胞体均小,骨髓铁幼粒细胞<15%,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

(3)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①血清铁减低<10μmol/L。

②总铁结合力增高。

③血清铁蛋白降低。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1.临床表现

(1)进行性皮肤苍黄,易疲倦乏力,头发细黄稀疏,颜面轻度浮肿,虚胖,呈泥膏样。

(2)肝脾轻度肿大。

(3)表情呆滞,反应较迟钝,嗜睡,少哭不笑,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手足不规则震颤,甚则全身震颤,少数可出现病理反射。

(4)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易见舌炎,舌系带溃疡,舌面光滑。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红细胞形态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94fl,MCH>32pg,MCHC正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粒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可减少。

(2)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粒红系各期细胞均可见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大,核形态异常,染色质疏松,巨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较大。

〔鉴别诊断〕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根据病因有遗传性、特发性和继发性,多为男性发病,手臂呈灰黑色。骨髓象示铁染色可见较多的环形铁粒幼细胞(>10%),血清铁增高,巨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2.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血红蛋白α或β多肽链合成障碍的遗传疾病,多有家族史、特殊面容(头大,鼻塌,眉距增宽,颧骨突出),巩膜轻度黄染,肝脾大,脾大更明显,骨髓象示高铁性贫血。血红蛋白A2>3%,血红蛋白A2与血红蛋白A之比率明显增高。血清铁含量增高。X线示骨质疏松。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脑发育不全,自生后即逐渐出现智力低下,精神神经发育落后症状,无倒退现象,结合血液学检查不难鉴别。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脾胃虚弱

面色苍黄,口唇指甲泛白,肌肤不泽,形体消瘦,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二、心脾两虚

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色淡,肌肤不泽,心悸气短,头晕健忘,少寐多梦,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无力。

三、肝肾阴虚

面色不华,口唇指甲色淡,肌肤不泽,头晕耳鸣,口眼干燥,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全身乏力,肢体震颤,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脾肾阳虚

面色白,口唇色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或见自汗神疲,或见浮肿,或见腹痛泄泻,完谷不化,舌质淡,脉沉迟无力。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预防感染,保证充分休息,保护心脏功能。

二、去因治疗

去除病因,合理安排饮食,加强营养。

三、中医辨证治疗

1.脾胃虚弱

治法:健运脾胃,化生气血。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木香 砂仁等

加减:大便溏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加制三仙、白扁豆。

2.心脾两虚

治法:补益心脾,益气生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炙甘草 木香 眼肉 熟地 陈皮 砂仁等

加减:心悸明显加麦冬、五味子;少寐多梦加炒枣仁、柏子仁;纳呆腹胀加制三仙。

3.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枸杞子 当归 丹皮 龟板 鳖甲 女贞子等

加减:潮热盗汗加珍珠母、鳖甲、生龙牡;头晕加生石决;震颤加僵蚕、钩藤。

4.脾肾阳虚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右归丸加减。

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萸 山药 补骨脂 党参 白术 陈皮 鹿角胶 仙灵脾等

加减:自汗神疲加黄芪、生牡蛎;浮肿加茯苓、苓、泽泻;智力低下加益智仁。

四、特效治疗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为特效治疗剂。常用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含铁20%),富酸铁(含铁30%),葡萄糖酸亚铁(含铁11%),口服剂量以元素铁计算,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以两餐之间服药为宜,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铁剂宜继续服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再停药,以补充贮存铁量。如口服铁剂无效或不能耐受,可以考虑应用涂射铁剂,因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500μgl次肌注,或每次100μg,每周2~3次,连用2~4周。叶酸每次5mg,每日3次,连服3~4周,同时服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的利用。

五、其他疗法

1.输血:对于极重型缺铁性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伴有急性感染的患儿,可以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贫血愈重,输血量应愈小,速度应愈慢,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2.对症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出现震颤时,可应用少量镇静剂。

六、中成药

1.河车大造丸:适用于肝肾阴虚型。

2.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型。

3.绛矾丸:适于虫积所致缺铁性贫血。

七、单方验方

1.仙鹤草50g,黄芪15g,水煎,分2次服,具有益气生血之功。

2.党参15g,大枣20枚,水煎,食枣饮汤补益气血。

八、食疗

1.木耳20g,大枣20g,蛋1枚,加水同煎,1次食用,每日1次,具有补血功能。

2.鸡血藤20枚,鸡蛋2枚,加水同煮,去壳,去渣,加白糖少许,喝汤吃蛋1次服完,有补血功能。

3.龙眼肉15g,粳米60g,空心白莲6g,武火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具有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之功。

九、推拿疗法

推补脾经,推三关,补心经,揉足三里,揉血海。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现代研究〕

有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多种中药如鹿茸、紫河车、人参、鸡血藤、当归、枸杞、龙眼肉、白术、阿胶、地黄等能促进造血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