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妇产科手册》第157页(4264字)

外阴恶性肿瘤包括许多不同组织结构的肿瘤。常见的为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其他如: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肉瘤、派杰氏瘤、巴氏腺癌等均较少见。外阴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临床以外阴肿物、疼痛、瘙痒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本病列入“癌”的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外阴白斑、外阴慢性溃疡、外阴乳头状瘤及尖锐湿疣等,均可继发癌变。此外,外阴的急慢性炎症亦有继发癌变者。目前有学者认为,外阴癌的发生还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恚怒忧思,肝脾两伤或元气虚弱,肝肾亏损而致正不胜邪,以致风湿热邪内侵,与气血痰浊搏结,进而腐蚀肌肤而发病。

〔诊断标准〕

一、鳞状上皮细胞癌

1.外阴有局部结节或肿块,常伴疼痛或瘙痒,或有外阴溃疡、出血或脓性分泌物。

2.局部检查:大阴唇多发,其次为小阴唇、阴蒂包皮及尿道口周围。表面可呈三种形态改变,即:结节状、菜花状及溃疡状,其周围及基底坚硬。

3.病理检查:绝大多数呈高分化,表层细胞有过度角化及角化不全,上皮脚向下延伸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并常形成癌巢、癌珠,有较多的核分裂象。

二、恶性黑色素瘤

1.原有黑痣色素加深,呈黑蓝或棕黑色,色素部位增大,局部有瘙痒感或有出血,或表面出现溃疡。

2.多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及大阴唇,以50~55岁年龄段多发,偶见于青少年。

3.病理检查:瘤组织由大量的黑色素瘤细胞组成。镜下见细胞内黑色素分布不均,间质内也有色素沉积,瘤细胞可呈多形态,核大浓染,常有核分裂,有时可见核内空泡。

三、基底细胞癌

1.大阴唇部位肿块,质硬,其中心可有溃疡或合并出血。

2.只见于老年妇女,易发部位为大阴唇。

3.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基底细胞密集成团,大小基本一致,胞浆少,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不形成癌珠,向真皮内浸润性生长。

四、湿疹样癌

1.长期外阴瘙痒、疼痛或有烧灼感,外阴病损区发红,表皮粗糙、增厚、渗出或鲜红糜烂性病损,呈散在斑块状分布。

2.多见于老年妇女,易发部位为大、小阴唇和肛周,可波及全外阴。

3.病理检查:镜检可见棘细胞层增厚,上皮脚增宽延长,基底层可见较多的体大、核圆、胞浆透明的派杰氏细胞。

五、鳞状上皮原位癌

1.病损局部有瘙痒感,病变可多种表现,单个或多发、平坦或隆起,红色丘疹或白斑。

2.病理检查:镜检可见上皮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正常层次消失,核异型明显,染色深,基底膜完整。

〔鉴别诊断〕

1.外阴结核:外阴结核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需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相鉴别,前者常为全身结核的一部分,故往往有全身结核病的症状及结核病史。

2.外阴陈旧性血肿:无表面溃疡的恶性黑色素瘤应注意与外阴陈旧性血肿相鉴别,后者多有产伤、外阴意外损伤或性交损伤史等,故有急性血肿形成过程,血肿表面多呈紫蓝色。

3.外阴湿疹:需与湿疹样癌相鉴别,外阴湿疹皮疹呈多形性、分布对称,丘疹顶部常发生水疱,可发病于各个年龄及身体的其他多部位。

4.外阴白色病变:需与外阴鳞状上皮原位癌相鉴别,外阴白色病变以外阴奇痒、皮肤变白、大小阴唇萎缩、粘连或局部皮肤增厚、粗糙为特点。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热毒瘀阻

外阴肿物、胬肉外翻,状如菜花或呈块状隆起高突,或表面腐溃,时流腥臭脓水,伴低热、口渴、喜冷饮,带下色黄有味,舌紫红,有瘀斑,苔黄,脉滑数。

二、气血虚弱

外阴肿物,局部坚硬,色泽晦暗,常流稀薄腥臭脓水,伴疲乏无力,食少无味,舌淡红,苔薄,脉沉细弱。

三、肝肾亏损

外阴肿物,溃烂,疮色灰褐或灰黑,恶肉难脱,常流污浊脓水,伴低热、头昏、目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质暗,苔薄,脉沉细。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部。

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热毒瘀阻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祛腐生新。

方药:连翘饮加减。

连翘10g 金银花15g 干地黄15g 当归15g 花粉15g 赤芍20g 麦冬10g 蒡子10g 三棱15g 莪术15g 黄芪15g 防风10g。

加减:体虚、疮久不敛加白术、党参、白花舌草、白蔹;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黄芩。

2.气血虚弱

治法:补益气血,扶正固本。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20g 白术15g 炙甘草15g 熟地15g 当归15g 白芍20g 黄芪25g 陈皮10g 升麻5g。

加减:肿块坚硬加海藻、昆布、穿山甲;疼痛甚加元胡、五灵脂。

3.肝肾亏损

治法:养肝滋肾。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

黄柏15g 知母10g 熟地15g 龟板15g 薏苡仁15g 黄芪15g 山茱萸20g 丹皮15g 白蔹10g 贝母10g。

加减:头昏目涩加枸杞、首乌;腰膝酸软加杜仲、桑寄生。

三、手术疗法

为恶性外阴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原位癌可仅做单纯外阴切除;浸润癌目前多选择外阴广泛性根治术和双侧腹股沟深、浅淋巴结清除术;恶性黑色素瘤切除范围应超出病灶外1~2cm,深部达正常组织;基底细胞癌和湿疹样癌可选择局部较广泛切除。

四、放射治疗

适用于有手术禁忌症或晚期不宜手术者,有一定疗效。

五、局部治疗

1.皮癌净:取药粉直接撒在瘤体创面上,或用小麻油调成糊状,涂搽瘤体创面,每日1次。

2.消癌散:涂搽瘤体创面,外盖纱布,每日1次。

六、中成药

1.西黄丸:每次3~6g,每日1~2次,口服。功能:解毒消肿,散痈化结。

2.醒消丸:每次9g,每日1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功能:解毒活血,消肿止痛。

3.十全大补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功能:培补气血。

七、单方验方

白砒10g、淀粉50g、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捻成线条状,自然干燥成白砒条。用时在肿物周围间隔0.5~1.0cm处刺入白砒条,达肿物基底部,在肿物周围形成环状刺入,外敷一效膏。

〔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有类激素作用,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循环旺盛,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莪术有抗肿瘤作用,不仅能直接杀灭癌细胞,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对防止扩散、转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本品单用或与三棱同用制成注射剂,对皮肤及多种癌症有效;党参有强壮、补血作用;能使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能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甘草有抗炎、抗癌、抗变态反应作用,山茱萸能使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上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