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妇产科手册》第476页(6925字)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的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产力异常主要指子宫收缩力异常,以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为其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大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本病属中医学“难产”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常见原因有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变性或发育不良,畸形,精神过度紧张,产程中过度疲劳,休息及热量摄入不足,临产后使用镇静药物过量,或由于雌激素、孕酮、催产素、前列腺素等分泌不足。

中医学认为是气血虚弱,肾气亏损,冲任不足,胞宫无力运胎;或气滞血瘀,气滞湿郁,冲任不畅,胞宫壅塞,瘀滞不通,不能运胎所致。

〔西医诊断要点〕

一、子宫收缩乏力

根据发生的时期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分为协调性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1.子宫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2.0kPa),持续时间短(<30″),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

2.子宫收缩高峰时,按压宫底仍有凹陷感。

3.产程延长或停滞。

4.产妇仅有轻度不适或无不适感觉。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1.子宫收缩的极性消失或倒置,子宫下段收缩强于宫底部,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放松。

2.产妇自觉宫缩强,腹痛剧烈,拒按,宫缩后腹痛不完全缓解。常伴肠胀气,尿潴留。

3.多发生于临产后的潜伏期。

4.宫颈不扩张,不能使胎先露下降,阴道或肛门检查时前水囊张力高。

5.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6.使用镇静剂后疗效显着,可将宫缩调整成正常状态。

二、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间歇很短。

2.宫颈于短时间内迅速开全。

3.产道无阻力时短时间内结束分娩,总产程不足3小时。

4.常导致产妇宫颈、阴道、会阴严重撕裂,个别宫颈坚硬者可导致子宫破裂。

5.多见于经产妇。

6.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甚至死亡。

(二)不协调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过强

(1)两次阵缩间歇很短,甚至无间歇,子宫收缩强烈,子宫触痛明显。

(2)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

(3)胎方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

(4)胎儿表现宫内窒息,严重时胎儿死亡。

(5)有时出现病理缩复环,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1)产妇出现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

(2)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

(3)胎心时快时慢。

(4)狭窄环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阴道检查时可触及,此环不随宫缩上升。

〔鉴别诊断〕

1.原发性宫缩乏力应与假临产鉴别:假临产阵缩也可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才停止,但往往发生在夜晚,多不伴有见红,给以强镇静剂后宫缩停止,不能停止者为原发性宫缩乏力。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与病理缩复环鉴别:前者环的位置多发生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并不随宫缩而上升,腹部检查时不易扪清此环,阴道检查时可以触及。而病理缩复环在腹部可看到和触到,并随着宫缩,逐渐上升可达脐部或脐部以上,阵缩时子宫呈葫芦状,其下段膨隆并压痛明显,可伴有血尿。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肾气虚弱

产时阵痛微弱,宫缩不强,产程过长,腰酸痛重,头晕耳鸣,努责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二、气血虚弱

产时阵痛微弱,宫缩不强,产程过长,神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用力过早,努责无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或细弱。

三、气滞血瘀

产时腰腹持续胀痛,疼痛剧烈,宫缩虽强,但不规律,久产不下,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胸闷脘胀,面色紫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大或至数不匀。

四、气滞湿郁

产时腰腹持续胀痛,疼痛难忍,宫缩虽强但无规律,无推力,久产不下,面浮肢肿,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或滑大。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解除顾虑和恐惧,使其情绪稳定,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分娩。

2.分娩时鼓励多进食,补充水分,充分休息。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给予10%葡萄糖液500~1000ml,加维生素C2g,并适当补充电解质。每天水分摄入量应不少于2500ml。

3.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对于膀胱过度充盈而排尿困难者应及时导尿。

4.产程超过24小时或胎膜早破12小时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中医分型治疗

1.肾气虚弱

治法:补肾降气,开窍催产。

方药:神效催生丹。

腊月脑髓1枚(去皮膜研如泥) 冰片5g(另研) 乳香末12g(另研) 母丁香5g(极细末)。

二、气血虚弱

治法:补气养血,润胎催产。

方药:送子丹加味。

生黄芪25g 当归15g 麦冬15g 熟地15g 川芎10g 党参20g 远志15g 五味子15g 合欢皮15g。

三、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化瘀,滑胎催产。

方药:催生立应散加味。

车前子15g 当归30g 冬葵子15g 白芷15g 膝15g 大腹皮15g 枳壳15g 川芎10g 白芍20g 红花15g。

4.气滞湿郁

治法:理气化湿,滑胎催产。

方药:神效达生散加味。

三棱10g 当归15g 白芍15g 甘草10g 川芎10g 枳壳15g 白术20g 陈皮15g 贝母15g 大腹皮15g 冬葵子15g 葱白10g 薏苡仁15g。

三、其他疗法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首先要寻找原因,只有在除外头盆不称,胎位异常,估计能从阴道分娩者,则可考虑采取以下方法以加强宫缩。

1.温肥皂水灌肠:对宫口开大3cm以下,胎膜未破者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排除粪便和积气,刺激子宫收缩。

2.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亦有主张胎头未衔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但破膜时应除外脐带先露。破膜应选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3.安定静脉推注:适用于宫颈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10mg,静脉推注,间隔2~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催产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4.催产素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将催产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从8滴/分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滴数。维持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对于不敏感者,可增加催产素剂量。在滴催产素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若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止滴注。第三产程可给催产素10~20u静脉滴注。

5.针灸疗法:①体针:取穴合谷、三阴交,强刺激,可以催产,或温灸足三里穴;②耳穴贴压法:0.75cm2麝香风湿膏1张,王不留行籽1粒。取穴子宫、内分泌、脑点3穴,在0.75cm2膏块上放1粒王不留行籽,贴压在穴位上。嘱产妇每隔10~20秒按压1~2秒,产后3~5天弃去。能行气化瘀,止痛催产,加速产程进展。

6.手术产: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可行会阴侧切术,胎头吸引术或产钳助产。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宫颈口扩张停滞或宫颈虽开全但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术后给予宫缩剂及抗菌素治疗。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子宫收缩极性。

1.镇静剂:杜冷丁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限于胎儿估计在4小时内不会娩出者)。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在未恢复为协调性之前,禁用催产素。若不协调子宫收缩已被控制,但子宫收缩仍弱时,则可采用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加强子宫收缩的方法。

2.剖宫产术:经处理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未能纠正,又伴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伴有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

(三)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对凡有急产史的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不宜外出远行,最好提前住院待产。临产后应立即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胎儿娩出时勿使产妇向下屏气。产后应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若有撕裂应及时缝合。若属未消毒的接产,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颅内出血。

(四)强直性子宫收缩

当确诊为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如25%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推注,或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若胎死宫内可用乙醚吸入麻醉。若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强直性子宫收缩,或属梗阻性原因,则应行剖宫产术。

(五)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应认真寻找原因,及时给予纠正。停止一切刺激,如阴道内操作,停用催产素。若无胎儿窘迫征象,可给予镇静剂如杜冷丁或吗啡等。在充分休息后环多能自行消失。当子宫收缩恢复正常时,可行阴道助产或等待自然分娩。痉挛不能松解或伴有胎儿窘迫,均应立即行剖宫产术。若胎死宫内,宫口已开全,可行乙醚麻醉,经阴道分娩。

四、中成药

1.十全大补丸:每次2丸,宫缩乏力属气血虚弱时可2小时口服1次。以益气养血。

2.益母丸:每次1丸,每2小时服1次。具有活血祛瘀理气之功效。

五、单方验方

1.五味子酊:70%五味子酊,每次20~25滴,1小时1次,连服3次。治难产。

2.红参10g放在嘴里慢慢咬吃。治疗宫缩乏力。

3.党参50g,当归50g,生赭石100g轧细,水煎服。治难产。

4.将蓖麻子30g剥去皮,捣成泥状,敷白布上,贴于产妇脚底涌泉穴,可引起宫缩。一般在敷药后10~30分钟,可引起规律性宫缩。

5.蜂蜜、麻油各适量,二味各用等量,煎至一半后服之,服后胎即下。

6.百草霜、香白芷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次服6g,以童便、好醋各半调和,煮开后调服。一服见效。治难产。

7.临产时嚼滇南槟榔数枚,须臾立产。

〔现代研究〕

党参、黄芪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红花对、兔、犬在位或离体子宫在给药后紧张性或和节律性明显增强,有时兴奋作用剧烈可引起痉挛,对已孕子宫作用更为明显。远志、牛膝流浸膏或牛膝煎剂对离体家兔子宫已孕、未孕都发生收缩,远志对鼠、、犬有同样作用,是由于远志皂甙对子宫肌的直接刺激引起。牛膝对已孕子宫能发生强有力的收缩;浙贝母碱亦能兴奋离体家兔子宫,已孕比未孕子宫敏感,对大鼠子宫也能兴奋;合欢皮冷水提取液对人妊娠子宫肌条有增强节律性收缩作用,并可终止大鼠中期妊娠;薏苡油对家兔及豚鼠离体子宫能增强其紧张度与收缩振幅,其根嚼碎吞服对产妇有引产作用;五味子对家兔离体和在体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主要为节律性收缩加强,对紧张力无显着影响,不产生痉挛。北五味子酊对滞产妇的阵痛微弱,甚至过期妊娠,都有加强分娩活动的作用,如分娩活动已自然发生,效果更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