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妇产科手册》第530页(4062字)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为1%~7.2%。临床以发热、下腹痛及恶露异常为特征。本病属中医学“产后发热”的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由于分娩降低或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自身防御机能,尤其是孕产妇贫血、营养不良等抵抗力低下时,均有利于病原体繁殖,使原来不致病的病原体成为严重的致病菌。另外孕晚期性生活、盆浴、各种产科手术操作、胎膜早破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

主要致病菌有厌氧性链球菌和杆菌、需氧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各致病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引起菌血症时发生感染性休克。如果累及器官及组织可表现为急性外阴阴道炎、宫颈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腹膜炎、血栓性静脉炎,甚至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中医学认为产时接生不慎或护理不当,产后气血耗伤,血室正开,致使邪毒乘虚而入,或稽留于冲任胞脉,或内侵入里化热,与血搏结,败血浊液不得下行而致。

〔诊断标准〕

1.发病在产褥期内。

2.以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异常为主要表现。检查可见体温升高,脉搏增快,下腹有压痛或肌紧张、反跳痛。

3.妇科检查:生殖道发现明显感染灶。或子宫大而软,子宫及其周围有压痛,活动欠佳,双附件区压痛或触及包块。

4.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20.0×109/L,中性粒细胞>0.80;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

〔鉴别诊断〕

1.产褥期内上呼吸道感染:可有发热,但以咽痛、咳嗽、痰多为主,腹部及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乳腺炎:以乳房红肿疼痛为主症,同时可伴发热,有脓肿形成时,局部有波动感,其他部位无阳性体征。

3.产褥期内泌尿系感染:可见发热、寒战,但同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若进一步发展为肾盂肾炎,则伴腰痛、肾区叩痛、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感染邪毒

产后数日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或阴户红肿疼痛,恶露量多或量少,色紫暗,有臭味。烦躁,口渴喜凉饮,尿少色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二、热瘀成脓

产后高热持续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或可触及包块,或见阴户溃破成脓,恶露量少,有臭味,烦躁口渴,斑疹隐隐,便秘,小便短黄,舌质红降,苔黄燥,脉弦细而数。

三、血瘀

产后数日,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半卧位。

2.多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

3.物理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感染邪毒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

金银花15g 蒲公英20g 紫花地丁20g 天葵15g 野菊花20g 甘草15g 蒲黄15g 五灵脂15g 丹皮15g。

加减:高热不退,汗多烦渴加生石膏15g,知母15g,山栀15g;恶露量少加益母草20g,赤芍15g,恶露有味加腥草20g,红枣15g,败酱草15g。

2.热瘀成脓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排脓。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合清营汤加减。

丹皮20g 大黄10g 桃仁15g 冬瓜仁20g 紫花地丁15g 栀子15g 蒲公英20g 生地20g 犀角15g 玄参15g 麦冬15g 竹叶心15g 连翘15g。

加减:正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30g;腹痛剧加元胡20g,白芍20g,甘草15g;恶露量少加坤草30g。

3.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生化汤加味。

当归15g 川芎10g 桃仁15g 炮姜10g 甘草15g 益母草30g 红花15g 蒲公英20g 野菊花20g 连翘15g。

加减:气虚加党参15g,黄芪30g;口渴加生地20g,丹皮15g。

三、西医治疗

1.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据致病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若无此条件,则首选广谱抗生素,且联合用药。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配伍甲硝唑、嗜硝唑等。根据病情选择肌注,静注等给药途径。

2.手术治疗

①清宫:如为胎盘胎膜残留者行清宫术,尽量以钳夹为主,不宜刮宫。

②局部病灶的处理:如有会阴脓肿则切开引流;切口裂开予以清创,重新缝合;如有腹腔内脓肿,可经后穹窿切开引流或开腹探查。

3.皮质激素的应用:中毒症状严重者,短期可用氢化考的松,100mg日1次静点。

3.血栓性静脉炎:应用大量抗生素同时,加用肝素50mg,溶于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注,每日4次,体温下降后改为每日2次,持续4~7天。

四、其他疗法

1.中药灌肠疗法:

红藤20g,败酱草20g,五灵脂15g,蒲黄15g,蒲公英2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紫花地丁20g加水浓煎至100ml,保留灌肠,日1次。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2.柴胡注射液:2ml/次,1~2次/日肌注。解热。

五、中成药

1.黄安宫片:4片/次,3次/日口服。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2.清热安宫丸:1丸/次、2次/日口服。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3.妇科千金片:4~6片/次,3次/日口服。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六、单方验方

1.蒲公英50g(鲜加倍),水煎服。清热解毒。用于感染邪毒型产褥感染。

2.忍冬藤30g,鱼腥草30g水煎服。清热解毒。用于感染邪毒型产褥感染。

七、食疗

桃仁10g,白莲藕250g,红糖适量,先将桃仁捣碎加莲藕同煮,加入红糖食之,每日1次,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八、针灸

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用泻法,每日1次,不留针或留针15分钟。

〔现代研究〕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药对各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金银花又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丹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大黄也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益母草有明显的兴奋子宫的作用,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张力增加,并且有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