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174页(2700字)

急性淋巴结炎是淋巴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属中医“痈”范畴。

〔病因病理〕

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至所属淋巴结。

中医认为本病外感风湿、风热,或外伤染毒及过食恣腻肥甘之品,内郁湿热火毒,致经络阻隔,气血瘀滞而成

〔诊断要点〕

1.继发于其他感染病灶。

2.受累淋巴结肿大、疼痛、光软无头,色红(初起皮色不变),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3.起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

4.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鉴别诊断〕

痈:初起一红肿,质硬,逐渐扩大,上有多个粟粒状脓头,溃后如蜂窝,且发于皮肤厚韧处,如项、背部。

〔辨证分型要点〕

1.风湿蕴结:多发于颈弯、颌下等处。初起结块,逐渐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成脓时按之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2.肝经郁热:多发于腋下。暴肿、灼热、疼痛,伴发热、恶寒、纳呆、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3.湿热内蕴:多发于下肢,胯腹部。局部肿块,灼热疼痛,肢体活动不利,伴发热、恶寒、纳呆、舌质红、苔薄黄略腻、脉滑数。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1.风湿蕴结。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黄解肌汤。

牛蒡子15g 连翘15g 栀子15g 丹皮15g 玄参15g 白芷15g 桔梗15g 黄芩15g 大青叶15g 甘草10g

〔加减〕便干,加芝麻15g;尿赤,加竹叶15g,茯苓15g;成脓,加穿山甲15g,皂刺15g。

2.肝经郁热。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柴胡15g 黄芩15g 桅子15g 花粉15g 当归15g 赤芍15g 连翘15g 牛膝15g 甘草10g

〔加减〕壮热,加石膏20g;成脓,加穿山甲15g,皂刺15g。

3.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五神汤加减。

金银花30g 牛膝15g 地丁15g 蒲公英30g 胆草25g 黄柏15g 车前15g 茯苓30g 甘草10g

〔加减〕成脓,加山甲15g,皂刺15g;疼痛剧,加乳没各10g,泽兰15g。

(二)内服中成药

1.犀黄丸,3g/次,2次/日;

2.六神丸,10粒/次,3次/日。

(三)外治疗法

1.初期:宜箍围消肿。

(1)金黄散、玉露散外敷;

(2)水调散油调外敷;

(3)鲜公英,或鲜紫花地丁,或鲜野菊花叶捣烂外敷。

2.中期:成脓宜切开排脓。刀法宜循经直开,且低位引流,外敷金黄膏或油调膏。

3.后期:宜祛腐生肌。脓腐未尽,予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一效散或一效膏、生肌玉红膏外敷。若疮口呈袋形宜行垫棉法。

(四)单方验方

六神丸10~15粒用适量凉开水磨成药浆,涂于患处,2~3次/日。

二、西医治疗

(一)抗炎治疗

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

(二)局部治疗

1.初期:50%硫酸镁局部湿敷;

2.成脓:宜切开引流;

3.后期:无菌换药。

〔调护与预防〕

1.防止外伤感染;

2.忌食辛辣、腥之品。

〔现代研究〕

龙胆泻肝汤应用于疡科效果颇佳。龙胆草有显着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且可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吞噬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