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194页(1766字)
窦道是病理性盲管,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有时有多个开口,常合并慢性感染,相当于中医的“瘘”、“鼠疮”范畴。
〔病因病理〕
临床上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窦道。后天性窦道多因外伤、感染或术后失治所致,管壁多为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亏虚,脓毒未尽,新肉不生所致。
〔诊断要点〕
1.既往多有外伤或感染史。
2.疮口久不愈合,或脓出不尽。
3.探针探查或X线窦道造影有助于了解窦道的范围、行径及与邻近组织关系。
〔鉴别诊断〕
瘘管是指沟通体表与脏器或两个脏器之间的管道。相互贯通。
〔辨证分型要点〕
气血亏虚:窦道久不愈合,脓水清稀,疮色不鲜,肉芽灰白,伴神疲、乏力、少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气血亏虚
〔治法〕补益气血,生肌敛疮。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 党参25g 茯苓30g 白术15g 当归25g 陈皮15g 鸡血藤25g 肉桂10g 甘草10g
〔加减〕口干渴,加麦冬15g,熟地15g;余毒未尽,加白芷15g,桔梗15g。
(二)内服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1丸/次,3次/日。
(三)外治疗法
1.脓腐未尽,用五五丹药捻或提毒散药捻填入窦道,外敷生肌玉红膏,一效膏。
2.脓腐已尽,用九一丹药捻或去腐生肌散。药捻填入窦道,放入宜浅。外敷一效膏。
(四)单方验方
1.提脓丹:红升90g,轻粉30g,冰片3g,研末。
2.芙蓉膏:鲜芙蓉叶2份,麻油1份,将芙蓉叶炸枯,去渣加入蜂蜡适量,制成软膏。
二、西医治疗
(一)局部处理
1.摘除异物。
2.引流不畅者宜扩创引流,并清除不健康肉芽组织。
(二)抗病原治疗
对症应用抗炎或抗结核药物。
(三)手术治疗
慢性窦道经久不愈或先天性窦道应手术摘除。
〔调护与预防〕
1.对于疾病早期治疗,成脓后切开引流宜充分。
2.使用中药药捻时,不宜放入过深。
3.手术操作应严格无菌,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