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纤维腺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237页(1508字)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在乳房内的良性肿瘤,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女性。相当于中医乳癖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从本病多发于女性性功能旺盛时期,而且妊娠期增长加快,说明雌激素作用活跃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或冲任失调,气滞痰凝所致。
〔诊断要点〕
1.常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2.肿块光滑,边界清楚,可以移动,质坚韧,无疼痛。
3.肿块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
4.妊娠期可致肿块迅速生长。
〔鉴别诊断〕
参见乳腺囊性增生病。
〔辨证分型要点〕
1.肝郁痰凝: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肿物随喜怒而消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2.冲任失调: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皮核不亲,伴有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疗法
1.肝郁痰凝。
〔治则〕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开郁散加减。
柴胡15g 当归20g 白芍20g 白术15g 茯苓20g 香附20g 郁金20g 全蝎10g 白芥子15g 天葵子20g 炙甘草10g
〔加减〕同乳腺囊性增生病肝郁痰凝型。
2.冲任失调。
〔治则〕调理冲任,活血化瘀。
〔方药〕二仙汤加减。
仙茅15g 淫羊藿20g 当归20g 知母20g 黄柏15g 巴戟天20g
〔加减〕同乳腺囊性增生病冲任失调型。
(二)内服中成药
1.小金丹:1粒,日3次,口服;
2.消癖汤:50ml,日3次,口服。
(三)外治疗法
同乳腺囊性增生病。
二、西医治疗
西医认为本病虽外有包膜,属良性,但有恶性变的可能,一经发现以手术切除为宜,标本应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