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234页(2872字)

本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及乳腺增生病(简称乳腺病)。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也有少数发于小叶实质者,常发生于25~40岁之间的女性。相当于中医乳癖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原因不明,多数学者依据本病症状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认为卵巢功能失调与本病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

中医认为乳癖多因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成块。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湿内结而成。

〔诊断要点〕

1.双侧乳房同时或相继发生多个大小不等,质韧的结节,以外上象限居多。

2.乳房有不同程度胀痛,尤以月经前及月经期为重,月经后疼痛多能减退。

3.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结节,可移动,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多有一定触痛。

4.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5.少数人乳头可有少量黄绿色或棕色液体流出。

〔鉴别诊断〕

1.乳房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多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良好,质坚韧,无疼痛及压痛。

2.乳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初起为无痛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乳头抬高或凹陷,乳房皮肤呈“橘皮样”变,伴周围淋巴结肿大,晚期癌肿溃破形成“菜花样”溃疡。

〔辨证分型要点〕

1.肝郁痰凝:双侧乳房内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肿块,虽不与皮肤粘连推之可移,但边界不清,肿块大小及疼痛常与情绪变化有关,伴心烦易怒,情绪急躁,舌苔薄白,脉弦滑。

2.冲任失调:双侧乳房内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肿块,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楚,活动度良好,肿块大小及疼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月经前及经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肿块变小,疼痛减轻或消失。伴月经不调,腰酸乏力,经少色淡,或闭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肝郁痰凝。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柴胡20g 当归20g 白芍20g 茯苓20g 白术15g 瓜蒌25g 贝母15g 半夏15g 南星10g 生牡蛎20g 山慈姑20g

〔加减〕气郁重者,加青皮20g,郁金20g;疼痛重者,加元胡20g,川楝子15g,乳香15g,没药15g。

2.冲任失调。

〔治则〕调理冲任,温阳化痰。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仙茅15g 淫藿20g 当归20g 知母20g 黄柏15g 巴戟天20g 熟地15g 川芎10g 白芍20g

〔加减〕少腹冷痛者,加肉桂20g,川楝子15g,干姜15g;血瘀重者,加桃仁15g,红花15g。

(二)内服中成药

1.乳癖消片,4片,每日3次,口服;

2.乳核散结片:4片,每日3次,口服;

3.消癖汤:50毫升,每日3次;

4.加味逍遥丸:1丸,每日三次,口服。

(三)外治疗法

阳和解凝膏加黑退消外敷,每7天换1次。

(四)单方验方

芒硝100g,置布袋中,局部外敷,3天更换1次。

二、西医疗法

(一)药物疗法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用药物都是针对改善疼痛,有如下几种:

1.口服5%碘化钾,5ml每日3次。

2.月经前一周口服甲基睾丸素,5mg每日3次。

3.月经前一周肌注丙酸睾丸酮,每日25mg共3~4日。

4.口服维生素E,每次200mg,每日3次。

(二)手术疗法

对活组织切片见有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宜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如切片发现有恶性变,则应按乳癌手术原则处理。

〔调护与预防〕

1.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志刺激。

2.及时纠正和治疗月经失调。

3.教会妇女自己进行检查乳房,以利及早发现疾病。

〔现代研究〕

目前人们对于乳癖的治疗,多着眼于外治疗法的研究,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止痛的药物组成的“消癖散”,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它是将药物组成后,置于布袋中,放入水盆,煎20分钟后取下,待温度适宜时,取布袋置双侧乳房热敷,每次约20分钟,每日2~3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