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422页(3351字)

胆道蛔虫症是由于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一种常见急腹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农村尤为常见。该病属于中医“蛔蹶”范畴。

〔病因病理〕

蛔虫喜碱厌酸且有钻孔习性,正常寄生在小肠的中段,当有某种原因使内在环境改变时,如消化道功能紊乱、高热、驱虫不当、饮食不节、胃酸过低、胆总管口括约肌功能失调及其他的刺激,肠道内蛔虫可上行,钻入胆道内。

蛔虫钻入胆道后,由于其机械性刺激,引起胆总管扩约肌的强烈痉挛,发生剧烈的绞痛,尤以半里半外者为甚。当其完全进入后,持续性绞痛可以突然停止,并转为阵发性绞痛。蛔虫侵入胆道可引起胆汁瘀积,使其带入的细菌得以繁殖,导致胆道感染。蛔虫堵塞胆总管下端或窜入胰管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蛔虫在胆道内可以自行退出,有的因营养不足或不适应胆道环境而死亡,其死亡的残体及虫卵有的可被排出胆道,有的可成为肝、胆管结石的组成部分或核心。

中医认为本病由饮食不洁,肠内积虫,脾胃功能失调,蛔虫窜入胆道而致。

〔诊断要点〕

1.有肠道蛔虫病史,或近期有过饥、过食肥腻,感寒发热,腹泻呕吐,服用驱虫药不当等诱发因素。

2.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剑突下疼痛,持续不停,可以为强烈的“钻顶”痛,疼痛缓解后如常人。

3.疼痛开始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及蛔虫,一般无发冷、发热等胆道感染症状。晚期部分病人因继发胆道感染而引起发冷、发热、黄疸等。

4.体格检查除剑突下有深度轻压痛外,一般无反跳痛或肌紧张。查体的发现与病人所表现的严重症状不符合。疾病晚期,临床上则为一些并发症的表现。

5.血常规检查多属正常或仅有轻度白细胞计数升高。大便检查可见蛔虫卵。胃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可查到蛔虫卵。

6.超声波检查可见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管腔内可见明亮的平行双向回声的蛔虫影。

〔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多有长期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史,疾病发作时为右上腹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痛,并伴有发热、黄疸以及右上腹的压痛、肌紧张等症状与体征。可与胆道蛔虫症的症状重而体征轻的特点相鉴别。

2.急性胰腺炎:腹痛偏于左上腹,腹壁压痛及肌紧张明显。血清胰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的测定有鉴别意义。

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突发上腹部疼痛,但迅速波及全腹,痛区远为广泛,腹部有显着的触痛及肌紧张,可为“板状腹”。X线检查可有膈下游离气体,更可确定诊断。

〔辨证分型要点〕

1.寒热错杂:突发胃脘部钻顶痛和绞痛,时痛时止,痛时辗转不安,恶心呕吐,甚至吐蛔,肢冷汗出。痛止后可如常人。剑突下偏右有深压痛,腹壁软。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滑数。

2.肝胆湿热:持续性上腹疼痛,拒按,伴有阵发性加剧,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大便不畅,小便黄赤,剑突下明显压痛,并有肌紧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寒热错杂。

〔治则〕温中理气,止痛安蛔。

〔方药〕乌梅汤加减。

乌梅15g 细辛5g 附子10g 川椒10g 黄柏10g 桂枝10g 人参9g 黄连10g 当归15g 干姜6g 枳壳10g

〔加减〕有黄疸者去桂枝、干姜,加茵陈15g,大黄10g。

2,肝胆湿热。

〔治则〕清肝利胆,泄热驱蛔。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5g 大黄10g 枳实10g 黄芩10g 半夏10g 白芍10g 乌梅15g 使君子10g 苦楝皮10g 生姜10g 大枣6枚

(二)内服中成药

1.乌梅丸,9g/次,3次/日。

2.乌梅冲剂,10g/次,2次/日。

3.烂积丸,6g/次,2次/日。

(三)针灸疗法

可选取胆囊穴、阳陵泉、期门、鸠尾、足三里、太冲、肝俞、中脘等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2次。

(四)单方验方

1.口服陈醋,每次30ml,每隔1小时服1次,可连服3~5次。

2.生豆油3~4匙,每4~6小时服1次。

二、西医疗法

(一)解痉止痛

阿托品0.5mg,或654-210mg,或杜冷丁75mg,肌肉注射。

(二)药物驱蛔

1.肠虫清,2片/次,顿服。

2.驱虫净,成人150mg,儿童3mg/kg/日,晚餐后顿服。

3.氧气驱虫:空腹由胃管缓缓注入氧气,成人约2000ml,儿童酌减。

(三)抗感染

一般可口服螺旋霉素、阿莫西林等。严重感染者,可考虑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等注射。

(四)手术疗法

经积极保守治疗,病情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或有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重症胰腺炎、胆道出血等,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步骤是胆总管的探查和切开,取出蛔虫。手术毕,应放置一管径较粗的T形管。手术后应定期驱蛔治疗。有时,肠道内蛔虫可以在手术后再次进入胆道内。

〔调护与预防〕

1.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饥及过饱。

2.处理好粪便,切断传染途径,保持水源及食物不被污染。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未洗净的水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