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537页(2643字)

精索静脉曲张是因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伸长,迂曲而成。本病多见于18~30岁间的青壮年,发病率为10%~15%。本病可导致男性不育,手术后部分病人可恢复生育能力。80%~90%的精索静脉曲张发生在左侧,双侧者约5%~20%,单纯右侧者罕见。

本病属中医“筋瘤”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长期站立、精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及其周围结缔组织薄弱或睾提肌发育不全所致。后者是指腹膜后病变阻碍精索静脉内血液回流所引起的,如肾肿瘤、肾积水、腹膜后肿瘤等。临床多见于左侧发病,原因是左侧精索静脉行程长,且直角注入肾静脉,血流阻力大,乙状结肠压迫使血流不畅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肾关系密切,因肝经绕阴器,肾主二阴,若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若房室不节,肾精亏虚,精不生血,则筋脉失养,日久则血瘀脉道,脉络扩张,屈曲而发本病。

〔诊断要点〕

1.阴囊有坠胀感或腹股沟牵拉不适感,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轻者可无症状。

2.立位时阴囊皮下可见并触及曲张静脉,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根据静脉曲张程度可分为三度:

Ⅰ度 触诊不明显,Valsalva试验时静脉曲张加重。

Ⅱ度 站立时可见到曲张静脉,并可触及曲张血管,平卧时曲张的静脉逐渐消失。

Ⅲ度 触诊、视诊均极明显,平卧后曲张的静脉消失较慢或部分消失。

〔鉴别诊断〕

1.丝虫性精索炎:阴囊肿胀不适,精索增粗,反复发作性疼痛,放射至下腹部,精索压痛明显,并可能及小硬结。

2.输精管附睾结核:阴囊部坠胀不适,输精管增粗呈囊球状,硬结改变,附睾肿大,有硬结,可与阴囊粘连或溃破形成窦道。

〔辨证分型要点〕

1.气滞血瘀:以中青年为主,阴囊有坠胀或疼痛,阴囊潮湿,舌紫暗,脉弦细。

2.肝肾亏虚:以老年人为主,伴头晕,目昏,腰膝酸软,烦燥,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脉沉弦。

〔治疗〕

一、中医疗区

1.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丹参20g 桃仁10g 红花10g 膝20g 小茴香15g 川芎15g 路路通15g 穿山甲10g 青皮10g

〔加减〕阴囊潮湿甚者,加茯苓15g,萆薢15g,地肤子10g;兼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g,川断15g。

2.肝肾亏虚。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

熟地12g 鹿角胶15g 山药20g 枸杞子15g 龟板15g 山萸肉10g 牛膝10g 菟丝子15g 王不留行10g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麦冬15g,玄参20g;小腹冷痛者,加乌药10g,小茴香15g;失眠多梦者,加远志10g,合欢15g,茯神10g。

二、西医疗法

(一)非手术疗法

适合于Ⅰ、Ⅱ度静脉曲张,患者症状不显着者。可用阴囊托带,局部冷敷,避免性生活过度以减少盆腔及会阴部充血。

(二)手术疗法

1.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临床常用,有三种不同的手术路径。

(1)经腹股沟切口:分离曲张静脉至内环处,结扎切除一段曲张静脉。

(2)经髋窝结扎:从内环向上作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至内环处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切开腹横筋膜后,显露精索内静脉,做结扎,可减少术后复发。

(3)经腹腔镜精索静脉切除术:近年美国已在施行本法,手术操作较复杂。该手术可结扎全部曲张静脉,成功率高于传统术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2.精索内静脉分流术。

3.精索内静脉栓塞术。

以上治疗,目的是防止静脉血逆流和引流精索内静脉血液,精索静脉曲张严重者,采用分流术疗效更满意,但由于条件所限,分流术、栓塞术、经腹腔镜切除术尚不能普及。

〔调护与预防〕

1.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不宜长期站立、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增高。

3.性生活不要过频,可经常穿紧身内裤以防阴囊下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