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681页(1303字)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在成年人极为常见。相当于中医的“隐疮”范畴。
〔病因病理〕
主要由于静脉壁的薄弱,失去了正常的弹性;腹内压力增高,如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妊娠等,致使直肠上静脉丛充血、扩张。近来研究血粘度增高也是痔的病因之一。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之品,以致胃肠湿热蕴结,下注肛门;或久站、久坐、久泻、便秘使血脉不行,气血瘀结而成。
〔诊断要点〕
1.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儿童少见。
2.肛管齿线以上的痔核色红质软,伴便血、脱垂。
3.肛管齿线以下的痔核有坠胀、疼痛及异物感。
4.痔多发生在截石位的3、7、11点处。
〔鉴别诊断〕
1.息肉痔:直肠下端可见到息肉,质薄嫩,蒂根细,色鲜红,一般生一个,偶见多个。
2.锁肛痔:在肛管直肠部位手指可触到肿物,其质硬、凸凹不平,肛门狭窄,便条变扁或变细,大便时干、时稀不规律,有脓血便。
〔辨证分型要点〕
根据痔与齿线的位置关系,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1.内痔:是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痔,主要症状为便血,较大的内痔伴有脱垂,由于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期。(1)一期:小而质软,便后带鲜血,不脱出肛外。(2)二期:痔核逐渐增大,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缩回,便血比一期少。(3)三期:痔核大,便后脱出,甚至行走、用力、咳嗽时也随之脱出,不能自行回缩,必须用手法复位,便血少。
2.外痔:是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主要症状为坠胀、疼痛、有异物感。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1)结缔组织外痔:肛门边缘处赘生皮瓣,质较硬,仅觉异物感或刺痒。(2)静脉曲张性外痔: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扩大和曲张而成,表面呈青紫而光滑,为圆形或环状,肛门有坠胀或异物感。(3)血栓性外痔:多因便秘用力排便后或剧烈运动后,致使痔外静脉破裂、血块凝结而形成血栓。好发于肛门外的两侧皮下,即截石位3、9点处。
3.混合痔:是肛管齿线上下方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扩大的静脉团。其临床表现具有内痔、外痔的双重改变。
〔治疗〕